儒家仁爱思想中“感恩”的基本内涵与重要举措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儒家仁爱思想中“感恩”的基本内涵与重要举措

*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2019—2021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共生、共享、共育: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新维度”()研究成果。

感恩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中经久不息的主题之一。“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1],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和行为,作为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青少年感恩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人能否成为完整的人,更关乎其正向价值观的建构。

然而,当代青少年感恩观念淡漠、感恩行为缺位问题日益凸显儒家的教育哲学思想对当代小学教育有何启示,他们不懂感恩、不善感恩、不会感恩,甚至出现忘恩负义等过激行为,以至于被社会贴上“冷漠的一代”的标签。深究其因,感恩教育功能弱化与感恩文化断层密切相关,尤其是传统感恩文化的不断消逝掣肘着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养成。其中,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是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辩证看待并创造性转化和挖掘其时代价值,是增强青少年感恩意识和家国情怀的重要举措。

儒家仁爱思想中“感恩”的基本内涵与重要举措

一、儒家仁爱思想中

“感恩”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价值,他认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性力量。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源于对生命的敬重与感恩,既提出了仁民爱物的思想要求,又在实践上建构了“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等多主体、多角度、多层次的礼法体系并上升为国家制度要求。

(一)仁爱的本源是对生命的感恩

先秦儒家创始人孔子最早提出仁爱思想,自此“仁”始终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而传承发展。何谓仁?在中华传统道德体系中,仁可谓诸德之宗,代表了高尚的精神生命价值和体验,同时也是建立在个体道德实践上的生命境界。

古代的先贤从对生命的观察和思考上体认了仁的本质属性。

感恩可以说是仁爱思想发展的源头,这是人性在根骨中的善。先秦孟子在孔子仁爱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提出了“四心说”和“性善论”,从根源上进行了论证。他认为人的本心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3]。仁、义、礼、智本就是人生而具有的德行。孟子还提出了人性涵养论,需要存心、养心和尽心,要求人应该发现、培养并守护内心的善,这不仅是一种生命意识,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二)仁爱下的行为伦理内蕴感恩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作为仁的基本规定,建构了以“恕”贯穿其中并内蕴家庭、君臣、人际、人与社会的伦理体系,提出了明确的伦理行为要求,身先垂范君子之道,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4]。

孔子眼中的君子应该“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5],使个体的行为合于礼,同于德。《大学》开宗明义指出“明明德”和“亲民”,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路径。而实现社会价值,除了格物与致知,更须诚意正心,心怀感念才能在实践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程颐所谓“入道莫如敬”[6]。

孟子明确提出了仁政的主张儒家的教育哲学思想对当代小学教育有何启示,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老吾老儒家仁爱思想中“感恩”的基本内涵与重要举措,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对孝的一种延伸。他提倡井田制,强调制民之产,使“仰足以事父母”,实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和谐亲睦的邻里关系;他反对战争,教民为善,都表现出对于生命的感恩和尊重。

儒家仁爱思想中“感恩”的基本内涵与重要举措

二、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向

儒家的仁爱感恩思想为青少年感恩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心理认同基础,至今仍具极强的教育价值。面对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缺失的现实困境,要理性传承并充分挖掘仁爱思想的时代内蕴,切实发挥其感恩教育的牵引力和创造力。

(一)感恩教育需要多主体协同共育

1.发挥家庭潜移默化作用

“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7]家庭中讲感恩并非一种空洞的说教,它侧重于在生活实践中实现自律到利他,将意识自省上升为实践自觉,在感恩教育中激发家国情怀。家庭应在感恩的实际行动中进行感恩教育,将儒家仁爱思想切实融入家庭生活之中。

关心伦理学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学会关心,父母要以身作则,发挥感恩的传承性儒家的教育哲学思想对当代小学教育有何启示,把感恩教育浸润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对待长辈要有孝心孝行、实现“养”“敬”相结合,对待朋友应该礼让互助,对待国家、社会应当心怀热爱,孩子才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将感恩之心付诸行动,起到“春风化雨”之功。

与此同时,可设立家庭感恩日,定期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家庭活动,在有仪式感的感恩行为中让青少年体悟感恩真谛。值得注意的是,感恩不是道德绑架,不能强求。家长要充分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养”“育”结合,在充满感恩的家庭氛围中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突破狭隘的感恩观,学会推己及人、体察长辈亲人的恩情儒家仁爱思想中“感恩”的基本内涵与重要举措,从“受恩”走向“感恩”,形成稳定的感恩品质。

2.突出学校培育主阵地价值

相较其他德育内容,感恩教育注重个体性、社会性与示范性相统一,丰富性、多样性与体验性相统一,情感性、情境性与审美性相统一。[8]学校要将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有机结合,用教育之爱去引发受教育者爱的回应,激发其回报的情感需求。

3.拓宽政府及社会价值倡导功能

党和政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而青少年是价值观的实践群体之一。感恩意识作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具有很大的情景性,需要反复引导和教化。政府和社会要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开展各类社会化的感恩教育活动,共同构建上下一体、互动互为的感恩教育体系。

(二)感恩最终需要青少年实践养成

感恩教育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和要求,其本质是主体发展性教育,是自律的,这源于主体的自由自觉本性。如何将感恩情感内化为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要注重在实践中诱发青少年感恩情感、涵养感恩能力。正如王阳明强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9],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实现从意识自省到实践自觉的转化。

1.主动学习,实现意识自省

感恩从认知层面来说,首先是一种认同,是发自内心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正确的识恩是知恩、感恩和报恩的前提基础。

2.践行感恩,提升实践自觉

感恩从意识转化为实践是通过系列的行为将“爱”进行的迁移。感恩行为既是感恩意识培养的结果,又是深化感恩意识的过程,要通过感恩实践不断提升青少年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感恩的行为不是空洞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清晰展现的,青少年要将感恩以行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龙汉武,刘利才.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4(9):53-56.

[2]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440.

[3][4][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221,51,181.

[6]朱熹,吕祖谦.近思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116.

[7]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78.

[8]常传旭.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3):77-79.

[9]王阳明.传习录[M].扬州:广陵书社,2010:4.

[10]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外一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