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王阳明良知良能与道德实践的意义

“致良知”是王阳明一生全部学说的最高概括,是其心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

王阳明说:“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知识点)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与道德实践的意义

王阳明

应该说,致良知是王阳明对孟子“良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良知”,是儒家的基本概念之一。它由孟子最先提出。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可见,孟子所谓不学而能知的良知良能是指天赋先验的道德观念。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继承了孟子的观念,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的“良知”的含义首先保留了孟子的原意,继而又赋予了“良知”本体论的学术意义。

本来,“良知”已经兼具本体论意义和道德实践的功夫论意义双重功能,然而,王阳明又在“良知”之前加上了一个“致”字。

一字之加,全局皆变,这不仅极大方便了世人的修学,更是突出了阳明心学“简易直截、当下即是”的方便特点。

王阳明认为:

第一,良知是“心之本体”,人所固有,是先验的,不用外求。“知是心之本体(知识点)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与道德实践的意义,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第二,良知是人心固有的是非之心。王阳明的良知源于孟子的良知、良能。“良知者,孟子之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良知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知识点)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与道德实践的意义

第三,良知即天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可见王阳明的儒家思想特点,王阳明的良知是指先验的、与生俱来的、人人俱有的是非、好恶之心;是内在于人又超越万物的宇宙本原;是自圣人以至愚人,无不相同的普遍价值标准。

王阳明的“致良知”,是对《大学》“格物致知”的新解释。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与生俱来,人所固有的。但是,良知会受到遮蔽,有人明知善恶却昧着良知为恶不善,“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则这个良知便遮蔽了”。

(知识点)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与道德实践的意义

(知识点)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与道德实践的意义

王阳明认为,“良知”固然是愚夫愚妇与圣人共同具有的,没什么差别;但能否“致良知”,却是愚夫愚妇与圣人区别之所在。“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王阳明又说:“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而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也。是故致良知之外无学矣。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几千百年,赖天之灵,偶复有见,诚千古之一快,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王阳明非常强调“致良知”的重要性,他指出:“人孰无是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他认为《大学》八目的宗旨在于“致知格物”。

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于“致知”,王阳明解释为“致良知”。他主张“性无不善,知无不良”,所以“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致良知,也就是好善而去恶。

(知识点)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与道德实践的意义

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在于“格物”。他把“物”解为“事”,将“格”解为“正”。他说:“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这样,“格物”便是在意念发动处的件件事情中为善去恶,避开主观意念中恶的认识,接近善的感觉。

这里必须指出,王阳明的“格物”,不同于朱熹的外求的格物,而是在于正心,“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在他看来,这样就可以避免朱学之“务外遗内”之弊,杜绝其“支离破碎”之病。

王阳明的“致知格物”,主要目的在于好善去恶。他把“致知格物”总结为著名的“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诀,可谓阳明学的真谛。

在王阳明看来,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是穷究人心之良知。他说:“身、心、意、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功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这样,他就把《大学》的实践道德思想转变成自己的“格物致良知”的道德修养论。

更重要的是,王阳明指出,“破心中贼”也就是致良知的最要紧的功夫是在于克己。

王阳明曾多次奉命镇压民众的“叛上作乱”,致力于“破山中贼”,厥功甚伟。但他认为,“民虽格面,未知格心”,比“山中贼”更难破的是“心中贼”。他的“致良知”学说就是破“心中贼”的一粒灵丹,有点铁成金的功效。他说,即使愚夫愚妇,倘真能“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这个破“心中贼”王阳明的儒家思想特点,达到“存理灭欲”的具体方法与诀窍即是“克己”。

(知识点)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与道德实践的意义

王阳明认为,克己的功夫应该包括四种境界:

一是“静坐息虑”。这种功夫使吾心处于“悬空静守”状态王阳明的儒家思想特点,可以排除杂念。

二是“省察克治”。这种功夫要求人们认真内省吾心一己之私,努力克制、革除“好色、好货、好名”等私利之欲。

三是“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注重防微杜渐。

四是勘破“生死念头”。这种功夫是“克己”的最高境界。由于生死之念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最不容易去掉。但人只要有了生死念头的“毫发挂带”(知识点)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与道德实践的意义,私欲的克制便不能彻底。人们只有将生死念头看得透彻,才能使心之全体“流利无碍”,最终达到“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淡然平怀”的崇高境界,实现人之至善本性的彻底归复,就可以做到人的视听言动莫不体现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