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文化对中国古代数学一些方面的影响

:儒家思想文化对中国古代数学一些方面的影响

儒家思想文化对中国古代数学一些方面的影响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的学科设置、科技发展、文化教育和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在儒家思想价值的影响下,我国古代数学家研究数学的动机不仅仅是对数学的探索,更主要是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注重数学的实际功用,中国古代数学家会通过经邦济世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关键词:中国传统数学;经世致用;儒家文化;数学经学化 中国传统数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思维方式和理论特征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两千多年以来,儒家思想对我国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政治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传统数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传统数学随着中国历史发展而发展,存在自己的文化土壤和民族根基,儒学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影响已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中国传统数学的一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精神。 一、儒家文化与古代数学教育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流,特别是自汉武帝实施董仲舒建议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后,儒家思想亦是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独尊儒术”对数学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经世致用”成为数学教育的一大特点;另外,儒学讲经兼教数学,教育儒学化、经学化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数学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儒家思想文化对中国古代数学一些方面的影响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古人自小学习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成为古代文化的载体,是培养有道德的人的教科书。儒家经典同时也是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要进入仕途,就必须学习儒家经典。古代的中国数学家当然也不例外。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论社会交往以及学术交往,大都处于儒家文化的氛围之中,免不了与儒士交往。从家庭成员到老师,以至朋友同事,总会有儒家学者,或者有儒家背景的文人学士。从而使古代数学家带有明显的儒学化特征,具有儒家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儒家思想的优点,具备深厚的儒家文化知识,对儒家经典有着浓厚的学术情趣。以至于在他们的科学研究中,或是包含着对儒学的研究,或是运用了儒家经典的知识,或是蕴涵着儒家的情怀。除此之外:儒家思想文化对中国古代数学一些方面的影响,古代科学家研究科学还有一个动机,这就是经学的动机。古代数学家通过对前人的数学经典作注这一类似于经学研究的方式研究数学,使得数学与儒学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对后来的数学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以至于后世的数学家一直把数学看成是儒家之学。儒家虽然并不主张以数学为专业,但认为数学是儒家必修的“六艺”中的重要一科,应当通晓。可以兼明,这足以证明儒家对于数学的包容和重视。宋代及以后的科学家较多地把科学研究与求“自然之理”联系在一起,所谓“数理~历理”“物理’’“医理”之类;在他们看来,当时所谓的“自然之理”是包含在儒家“大道”中的“小道”,正如朱熹所言“小道亦是道理”,所以,研究科学也是为了阐发儒家的道理。

由于古代数学家的研究较多地受到儒家经学方法的影响,因此对数学家来说,不仅儒家思想是不可违背的,且各门学科的“经典”也是不可违背的。从根本上说,古代数学家研究数学的动机都是围绕着儒家的价值观而展开的。一是出于国计民生的需要,为了落实儒家的民本思想;二是出于“仁”“孝”之德,实践儒家的仁爱理念;三是出于经学的目的,要发挥儒家之道。因此,研究数学的动机最终都源自儒家的价值观。 二、儒家文化与古代实用数学中国传统数学体系的形成以汉代《九章算术》的出现为重要标志。作为中国古代数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九章算术》实际上是246道应用题及其解法的汇编。如果对于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九章算术》,其实用性的特征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那么,整个古代数学的发展与儒家文化的密切联系,也就不言而喻了。《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似乎认为:所有具体问题得到解答已尽‘算术’的能事,不讨论抽象的数学理论无害为‘算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儒家思想文化对中国古代数学一些方面的影响,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在儒家价值理念的影响下,古代数学家研究数学的动机主要在于满足国计民生的需要,注重的是数学的实际功用,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研究的实用特征,富有务实精神。

虽然也曾有一些数学家对纯数学的问题进行过研究,但在总体上看,古代数学的实用性仍是主流。就实用理性思维而言,它是儒家伦理道德的理性,它以权利为支柱。“实用”是功利精神,尊崇传统和权威,实用理性具有尊重并强调客观规律,注重实践的实际效用的优点儒家思想的优点,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实用理性在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特别适合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对古代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曾经产生过积极影响。中国古代的多项科学技术发明都领先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这无不与实用理性息息相关,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在古代中国,无论是思想家还是科学家都格外地注重实用理性,即重视实践的实际效用。重视实践,注重实际效用的思想反映在古代思想的知行观中。注重实践的重要性,是古代思想家的很普遍的观点。他们认为知识、认识的来源是实践;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实用理性具有极端重视实用的特点。它不在理论上去探求讨论、争辩难以解决的抽象的理论问题,并认为不必要去进行这种纯思辨的抽象。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妥善处理它。这种重实践之实际效用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数学学习和研究中表现的特别显著。

结合《九章算术》的“术”之特征己经论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实用性和以算法为中心的特征,这些特征的根源就在于实用理性。中国数学的实用性的特征实际正是对儒家思想的延伸和展开。由于要实践儒家之道,所以古代数学重视实用,在应用方面较有优势,而在理论上则相对薄弱;同时,又由于要尊崇儒家之道,所以古代数学家总是把自己的研究与儒家学说、儒家经典联系在一起,重视知识的积累,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由此可见儒家思想的优点,儒家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数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参考文献:[1]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杜,1959.[2] 工鸿钧.中国古代数学思想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 吾淳.中国思维形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 任继愈.中国古代数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