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好是坏 道家思想,讲的是天道,道法自然;儒家思想,侧重人伦,尊尊亲亲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

道家,讲天道,道家自然;儒家重人伦,重亲情;法家,喜刑之名,赏罚用心。

老子讲天道自然,不讲美丑善恶。 “世上人人都知道美是美的,但却是邪恶的;人人都知道善是善的,但却不是善的。”当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美”时,就麻烦了;当人们都知道什么是“好”时,那就不好了。也就是说,人一旦定义了美、丑、善、恶,就会求美弃丑儒家思想是好是坏,求善弃恶,不再遵循道,从而失去本性。俗话说:“楚王腰细,宫中饿死人多。”大家都认为放生是好事,但一味放生会导致生态破坏。

老子说:“道已废,但有仁义。”儒家以仁义登场。孔子的方法是“道在德,和在礼”,以德育人,以礼制人。但老子并不认同孔子的做法,认为“师父扰民”,应该“以德行,道而行,道已来”。意思是从道德中解脱出来,按照自然的本性生活是最高的幸福境界。

然而,世道渐衰,人不古。无论是道德还是美德,仁还是义,还是孔子想要恢复的周礼,都无法改变礼乐崩塌的社会现状。正如老子所说:“失道则失德,失德后仁,失仁后义,失义后礼。”

孟子原本认为“性善如水,人无善,无水不下”。荀子失望地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善的就是虚伪的”。因此,荀子的弟子韩非主张“治民无常,治则法”。我们可以继续用老子的话:“粗鲁,然后遵守法律”。

老子说:“智慧出来了,就有大伪”。人越来越聪明,思想歪曲的人就会出现。法律法规总是存在漏洞。人还是不能失去道德约束,应该思考如何回归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1)道教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有时还加上黄帝和列子,俗称黄老庄列。

道教的代表作是《道德经》,它传承古老文化,启迪百代人之学,为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在国外也广泛传播。据说,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外文文化巨著是《道德经》,除了《圣经》。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是公认的,但老子的思想也是古代圣贤的大智慧。源于《易经》中阴阳相依、相互转化的思想; “大智若愚”,与《易经》中谦卦中的“山中地”思想相似。 “天道无亲,常有善人”,这句话与《史记》中“帝无亲,唯德为辅”的意思是一致的。

儒家思想是好是坏_儒家_道家_法家_兵家思想_儒家仁爱思想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道”,“道”是什么?电视剧《天道》中的总结非常贴切简洁。 “事物的规律,自然的规律”,“道”的规律是什么?老子说:“道是自然的”。这里的自然不是指自然或自然的概念,而是“自然”的含义。

完整的表述是“人随地儒家思想是好是坏,地随天,天随道,道随自然”。我自己试着翻译了一下,大致意思是人是按照四个季节的规律生活的,而四个季节的规律是由天体的运动形成的,天体的运动是由天体的运动来控制的。道,是事物的自然状态。

老子的经典智慧,如“反道而行,弱者用道,无为而行”,是“道”的基本特征。

道教与道教不同。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道教是哲学,道教是宗教。冯友兰先生认为,“它们的内涵不仅不同,甚至自相矛盾:道家哲学教人顺从自然,而道教教人逆自然。例如,按照老庄思想,万物有生命,有生命。 ”

2)儒学

“孔子说:中午不睡觉,下午就会崩溃。”孟子说:“孔子是对的!”这是职场人士常说的笑话,可见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深刻影响。

所谓儒家,一般认为是孔子创立、孟子发展的一套思想,又称孔孟之道。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认为,“孔子和他的儒家思想几乎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灵魂和标杆,主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2000多年。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有宗教,否则我们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很少见到。”

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华人。有一副对联描述了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仲尼无生,长夜如长”。

正如刘义正先生所说:“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没有孔子就没有中国文化。孔子之前几千年的文化是孔子传下来的;孔子之后几千年的文化,靠孔子开。”

儒家思想起源于古代文明,经过历代圣王发展。 《礼记·中庸》说:“中逆先祖描述尧舜,并特许文武。”意思是孔子遵循尧舜之道,遵循文武制度。韩愈在《元道》中写道:“尧以此传舜,舜传禹,禹传唐,汤传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孔子传孔子传给孟轲,孟轲之死不可传。”为什么韩愈没有把荀子列在其中?难道是因为荀子是李斯和韩非的老师?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以德治国,以礼相待”。由此,我认为儒家的核心是“仁者爱人”的道德思想和“亲亲”的礼教原则。前者相当于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后者相当于企业文化中的行为规范。 《礼记·曲礼》也说:“德、仁、义,无非不成”,说明“德”的教育必须辅以“礼”。

儒家思想是好是坏_儒家_道家_法家_兵家思想_儒家仁爱思想

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整个中华民族都懂得礼节,懂得礼节。而且,中国人的礼节不仅遵循古老的风俗习惯,而且完全适用于史无前例的场合。 . 况且,不仅一个班练礼节,连卑微的苦力都懂礼节。”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摒弃一切学派,尊重儒家”。西汉思想家重新诠释的“儒学”正式取代“黄老思想”,成为民族思想领域的主导思想。它构成了阳儒阴法、外儒内法的政治文化格局。

从那时起,儒学发生了许多变化。宋明两代形成了成朱理学和阳明心学。儒家对人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想”。清初思想家颜渊认为“成朱必破一部,孔孟必入”。

3)法家

法家的先行者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子婵,战国时期的改革者,如李逵、吴起、商鞅、沈道、沈布哈等.,然后是荀子学生韩非和李斯。其中韩非是法家大师。

法家思想起源于道家思想,在《史记·老子韩非传》中有明确记载:“韩非也是汉王。黄老。不食口,能不会说话,但会写书,跟李斯合作,跟荀青合作,司觉得比较好。”

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虽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却从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中得出人性本恶的结论。如果人性是邪恶的呢?孔子的“道以德,礼以礼”的主张还能行吗?

此时,我们必须依靠“法律”。韩非子说:“国无常强无常弱。守法者强,则国强,守法者弱,则国弱。”

什么是“法律”? 《管子》云:“尺、绳墨、尺、称石、石斛、量角,谓之法。”尺寸、绳墨、规矩、衡石、石斛、测角等都是度量衡,合法用它们来比较“法”,其目的是强调“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法家以倡导“不分亲熟、不分高低、一犯法”的“法治”而著称。 “不近不远”是针对《周礼》中“近亲”原则提出的;按照法家的观点,无论远近,人人都要守法。

我认为“法”其实是从“礼”发展而来的。比如荀子说,“礼是法的大部,班是学科的纲”,大致意思是“礼”就是“法”,是“法”各项规定的总纲。 ”。但“法”和刑是合一的儒家思想是好是坏 道家思想,讲的是天道,道法自然;儒家思想,侧重人伦,尊尊亲亲,“礼”和刑是分开的。

“法”与刑相结合,以“法”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儒家思想是好是坏 道家思想,讲的是天道,道法自然;儒家思想,侧重人伦,尊尊亲亲,以奖赏作为实施“法”的手段。如《韩非子·定法》中说:“为法,宪在政,刑在民心;赏在法,刑在民心。被添加到奸诈的秩序中。”

“礼”与刑是分开的。正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所说,西周社会依靠两种机制运作,一种是“财产”,一种是“刑罚”。范围不一样。礼的适用范围是贵族;刑罚的适用范围是老百姓。俗话说:“不以礼待人,不以刑医”。

“礼”在更大程度上属于道德领域。例如,董仲舒将“礼”纳入道德的“五常”。董仲舒说,“惩者是德之助”,不能“废德教而罚”,并引用孔子的话说:“不教,谓辱。”董仲舒认为秦灭的原因是“师承商法,行韩非之道”,并说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导其治,顺之以罚,人民将自由而无耻。”

由此可见,董仲舒的治国观是“德为刑主,礼法合一”。影响后世两千多年。例如,曹操说:“礼为先,以治安;刑为先,以化乱”; 《唐朝法》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为政教之用”;朱元璋说:“我有天下,访古为治,明礼为民,法为执。” “儒”与“阳、儒、阴”的精髓。

4)其他

先秦有数百个学派。最早的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潭。 《论六学要义》中只提出了阴阳、儒、墨、明、法、道六学。

西汉初年,刘向之子刘信在“七策”中又增加了四个家族,分别是宗衡家族、杂家家族、农家家族和小说家。

班固在写《韩书·意文志》时,将小说家排除在十门之外,出现了“九品十门”一词。他说:“有十种学派,但只有九种。”

隋唐以后,“三教九流”一词应运而生。所谓“三教”是儒、释、道,所谓“九流”是指小说家不包括在“文人十派”中的那九个流派。

吕思勉在他的《先秦学术概论》中又增加了两个,分别是军事和方济(医学专家等)。这倒数到不超过 12。

但是为什么我们说它是“一百个学派”呢?独立学者王东岳先生认为:“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其实每个儿子都有不同的观点,把每个儿子都当成一家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本期参考文献:

1.道德经,老子

2.论语:为政

3.庄子·天道

4.《孟子·高子尚》

5.《荀子·性恶》、《荀子·劝学》、《荀子·强国》

6.《韩非子·正念》、《韩非子·幽渡》、《韩​​非子·定法》

7.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8.《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班》

儒家思想是好是坏_儒家仁爱思想_儒家_道家_法家_兵家思想

9.中国文化史,刘义正(liǔ yí zhēng),南京中山书店,1932年版

10.罗素的《中国问题》,1922 年出版;田瑞雪译,2019年9月第1版

11.《三国志》陈寿

12.《春秋》儒家思想是好是坏,董仲舒

13.《韩书·董仲舒传》、《韩书·乙文志》、班固

14.《礼记·曲礼》、《礼记·中庸》

15.《史记》载司马《论六学要义》,司马迁

16.大明律:序

17.先秦学术概论,陆思勉

18.《论六学要义》,司马潭

19.《史记:老子韩非传》,司马迁

20.元道,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