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儒家思想体系演变及其于今日中国社会发展之作用研究

论语及儒家思想体系演变及其于今日中国社会发展之作用研究金融0977论语是完书于中国春秋时期的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下的主要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的对话和行为。论语所阐述的思想是儒家学说早期思想的代表。而现如今,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努力营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尤其是在我国政府官方层面地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时候,我们经常宣传的就是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尤其是在近几年,海外大批孔子学院建成,习主席建议多看多学习儒家文化经典,儒家思想文化在经过了文化大革命洗劫和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之后,似乎重新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而通过对儒家经典尤其是论语的研究,以及对二千多年来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的探究和理解,再结合现如今的特定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儒家经典中,尤其是以孔子及其论语为代表的早期儒家经典,对于现如今的中国,乃至世界人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仍具有相当强的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一)论语及儒家思想产生背景论语故事的发生时间,也就是孔子及其弟子共同生活的时代,距离现在已经有2500之久了。当年儒家思想源头产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经济上,原始,生产方式较为落后,铁犁和牛耕刚刚推广普及,土地从公有制走向私有制;政治上,随着土地私有的出现及逐渐确立,诞生了新一代的社会阶级——地主阶级,自耕农阶级和雇农阶级;各路诸侯烽火连天,中华大地分崩离析,战乱不停,在这过程中过去的奴隶制的旧秩序被彻底打破。

社会上各种新利益新力量急需寻找自身的统治思想以保证其各自的政权合法性。而儒家思想就是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顺应地主阶级的利益而诞生的其中一种思想。毫无疑问地,孔子属于士大夫阶级,他的思想必然代表他所在的统治阶级利益诉求。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于“仁”和“礼”。他主张“为政以德”,主张以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并称这种治国方式为“德治”或“礼治”。“德治”主张以道德的力量去教育和感化人,无论人生来是善的还是恶的,孔子认为都可以通过道德去感化和教育。而“礼治”则是属于有点退化倒退的思想,孔子倾向于保留及恢复周朝的一整套礼乐制度总结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春秋到民国,以免“礼崩乐坏”,从而维护其封建等级制度。此外,孔子值得称道的还有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有教无类”,无论什么人都应该并且可以接受教育,但教学的方法应该是“因材施教”,而不应是一味地统一化教学。(二)儒家思想在后期及至现代的演变历程而在其后的数千年中,儒家思想几经起伏,只在它刚刚诞生未成大器的春秋战国时期及其后的秦朝短暂地被法家击败过,甚至引来了“焚书坑儒”的大倒退;东汉后直到五代,道家大发展,佛家从印度传来,儒家一度没落了几百年;民国新文化运动后直到文化大革命,从各种新思想不断冲击落后中国,到各种无脑无差别轰炸式地打破四旧,在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流地位。

论语及儒家思想体系演变及其于今日中国社会发展之作用研究

而随着这么多朝帝王的改造,儒学流传到二千多年后的今天,其思想含义早已与孔子及其弟子在论语中流露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总体上,大的改变大体有——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孟子提出“仁政”,主张“民贵君轻”,反对苛政;西汉的董仲舒结合儒学,阴阳学,兼采诸子百家,建立新儒学,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为未来二千年的封建统治王朝制度提供了牢不可破的合法性思想根据,可以说是儒学其中一次影响最为深远的改造。随后论语及儒家思想体系演变及其于今日中国社会发展之作用研究,到了唐朝,面对儒学日渐衰微的状况,韩愈利用“天命论”和封建纲常反击佛教和道教的观点以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到了南北宋时期,北宋的程颢程颐两兄弟和南宋的朱熹融合了一定的道教和佛教的内容,将儒家思想进一步上升到理学的高度,“理”即宇宙万物之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讲究“格物致知”的方法论,即在心中已经确认“理”的世界观后再通过观察具体事物强化对于“理”的认识。又将所谓的“天理”和“人欲”彻底对立起来,名曰“存天理,灭人欲”,强力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传统儒学进一步沦为了政治统治工具。明朝王阳明将宋代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再进一步推向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认为“心”是世间一切事物的本源。

(三)我国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现如今,我国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大力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时代背景是鲜明而独特的,首先,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上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污染,黑心食品,饮水安全问题突出;工业化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在加快,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人民生活迈向小康,社会大发展和社会大融合在同步进行当中,各种新式的社会经济关系随之产生;其二,政治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官僚阶级贪污腐败现象逐步浮现,严重危害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坚持依法治国,从严治党,坚决打击贪污腐败现象,我国也在大力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其三,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由于多年发展所造成的各种懈惰思想,享乐主义,奢靡主义之风盛行,由于对外开放以及新媒体传播信息方式的普及,国外的一些不良思想传入中国大陆,极大地污染和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心灵健康;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矛盾逐渐显现,激化,社会各阶层利益互相交织,冲突,给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构成了极大威胁。(四)论语及儒家文化思想精华应用于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上一部分已有提及,当前,经济虽然快速发展,但生产者更容易受利益驱使,为了谋求一己私利,而频频碰触社会道德底线,法律底线,伤害广大社会消费者利益,甚至危害了消费生命财产安全。

在论语中,孔子是非常重视道德的作用的。其中有说到: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其中的“道”,便有做人的最高准则的意思。另有: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在这里,可以看到,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总结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春秋到民国,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由此结合上文提及到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个人道德问题造成的各种生产,产品安全问题,孔子早于二千五百年前便已看破,也由此可见,在此领域推进有关论语学习的重要性。而其后的孟子总结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春秋到民国,(2)上一部分提到了我国官僚体系内贪污腐败现象严重,严重危害了法治中国的建设。论语中,一条重要的政治思想便是“礼治”。当然,孔子关于“礼治”的最初含义是消极的,历史倒退的,但通过“取其精华周易辞典,去其糟粕”,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提取出有利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内容来的。礼治精华源自于中国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源自于中华民族对治国理政的深刻领悟。“仁、义、礼、智、信”从来都是中国人秉持的道德标准。而通过对领导干部的关于“礼”的教育,能够提高领导干部对于领导者同被领导者关系的认识论语及儒家思想体系演变及其于今日中国社会发展之作用研究,同时自觉以高标准的道德准则来约束和指导日常工作。(五)总结总的来看,论语及其后的儒家体系,精华部分可以应用于当代中国社会的还有很多很多,鉴于篇幅关系,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对待任何一种文化,只要我们坚持辩证法,用批判的辩证的眼光去看问题,就一定能找出其闪光点并使其运用于己利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