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民俗 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屈原

秭归民俗 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屈原祠

凤凰山屈原祠大门

南宋诗人陆游,曾在暮春时节,晚抵新滩宿新安驿。他乘蜀船过峡江,远望楚城,舟中作诗:“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在我看来,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弯豆角柏木船,这与他的诗人气质才般配。他在船头吟诗,风度翩翩,“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而如今,三峡筑坝,高峡平湖,滩声没有了。假如陆游穿越而来,是遗憾,还是欣慰?屈原祠呢?在哪里再拜三闾大夫?

后来,1895年,一个叫伊莎贝拉·伯德的英国女旅行家,历尽艰险,也来到青滩。她用望远镜和照相机观察青滩这个质朴美丽的山村,发现悬崖上的村庄橘树环绕,还有一座带宝塔的庙。房舍大多建在伸出峭壁的梁木上,如此险峻叫人不敢攀登。在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秭归,现在还能往事重现吗?急流与纤夫呢?船工号子与缠绵情歌呢?不必着急,走进秭归县城凤凰山,登山眺望,你会发现长江没有断流,文化仍在传承。

秭归民俗 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屈原祠

屈原故里牌坊

再后来,一个叫光头书生的土家族作家,在秭归采风,为秭归写歌。他写的《邀你到秭归》开篇四句,点醒了秭归的历史、地理、文化:“一开门就看见三峡大坝,一推窗就抓来白云一把,一开口就唱起船工号子,一抬脚就回到屈原老家。”他爱上秭归,这个古老而又新鲜、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他说:“亲亲的秭归,美丽的守候。诗和远方,就在身前身后。”因为兴建三峡工程,秭归老县城归州已经沉没江底。每当船行江上,光头书生又会无限留恋地说,我们正走在老家的屋顶上。多少爱、多少期待,随风潜入山上的橘园。

秭归民俗 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屈原祠

峡江的橘子红了

1998年9月28日,秭归新县城建成搬迁。她座落在长江三峡西陵峡南岸的茅坪镇,与三峡附坝紧紧相连。我曾经写过一篇散文《三上茅坪镇》,发表于1997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如此算来,秭归新县城不过是23年历史,弹指一挥间。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如同凤凰涅槃,她已成为融三峡风光、屈原文化、柑橘之乡、旅游胜地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库区坝首第一县、一颗璀灿的峡江明珠。在新城搬迁过程中,一座县城浴水重生。凤凰山古城,便成为城中之城。

秭归民俗 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屈原祠

杨家老屋外貌

凤凰山在秭归新县城东北角,历史传说中它曾是凤凰栖居之地。也有人说是因为山形如凤凰振翅欲飞,还有人说是因为凤嫂和苗哥在这里生发了爱情,故名凤凰山。不管怎么说,凤凰山背靠县城,三面环水,形成湖中半岛,确实是风景这边独好。你登上凤凰山栖凤亭,开开阔阔的世界尽收眼底。大江东去,大坝辉映,江山如此多娇,让人陶醉其中。山水相依,不就是一对凤凰吗?走在凤凰山上,自然而然就会想起凤凰涅槃的故事。

据诗人郭沫若说,凤凰涅槃这个典故是从天方国来的。天方国古有神鸟,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按此鸟殆即中国所谓凤凰。雄为凤,雌为凰。雄鸣曰即即,雌鸣曰足足。凤凰涅槃中心寓意在于凤凰浴火重生。而今,秭归创造了一种凤凰涅槃的新的生命方式,即浴水重生,凤凰在峡江上空展翅飞翔。

照我理解,古老凤凰在峡江中死而复生,其苏醒、复活、更新的姿态在山水间尽情歌唱。秭归这只金凤凰,正满心喜悦地迎接和拥抱着新屈乡、新橘乡、新时代、新世界,歌唱自己的新生命,走向生命的第二个春天。其实,往深里想,我们人类也应该像凤凰一样,进行自我塑造,重新再活一次。让战争和恐怖远离人类,让和谐和幸福永驻家园。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所说:“生命的诞生是一次性的,生命的更新与再造却永无止境。”我们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成为凤凰涅槃的主题歌。

秭归民俗 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屈原祠

山上的江渎庙

现在,凤凰山已建成以屈原祠、青滩民居、民俗馆为主的古建筑群落风景区。山下是屈原艺术团和博物馆所在地,四棵树露天舞台,每晚都有歌舞上演。山上的江渎庙,过去是船工们祭祀长江水神的庙宇,由新滩南岸桂林村原样搬迁到此。1997年夏,著名摄影家颜长江曾到桂林村抢救性拍摄江渎庙,并记下一段心疼的文字:“秭归县桂林古村秭归民俗,为三峡最美最完整的古村镇。清代英国立德爵士夫人所摄该村,与我们见时,并无二致。村有江渎南庙,地位重要。陆游过此,曾述该庙秭归民俗 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屈原祠,及村女背水情形,当代竟也一样。1990年代末,桂林村率先拆除,成千古遗憾,现今部分复原于秭归新县城,与三峡大坝无言相对。”颜长江说的江渎庙,在凤凰山上整旧如旧秭归民俗,像一位老人,守望着家园。

秭归民俗 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屈原祠

中华诗祖拜祭堂

屈原祠、屈原故里牌坊等建筑物,均按归州原样复建。那种保存完好的重檐木结构牌坊,远远望去,风姿挺拔,仿佛屈子问天的形象。记得是2020年10月11日,那天阳光灿烂。大型民族音乐剧《长江长,香溪香》剧组全体人员,带着香烛水果,来到凤凰山拜祭诗祖屈原。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是中国文化的源头秭归民俗,从事文学艺术的,拜祭屈原是朝圣之举,是题中应有之义。与迷信无关,与信仰有关。与功利无关,与灵魂有关。作为该剧主创人员之一,唐静平导演让我代表大家致辞。于是,在屈原祠,在屈原像前,我诵读了临时写就的《拜祭屈原辞》:“屈原大夫,万古流芳。爱国爱民,日月争光。楚辞离骚,源远流长。滋润艺术,百花齐放。中华诗祖,助力浩荡。长江之长,香溪之香。”我坚信,中国文化的血液中流淌着楚辞的基因。只有沿着屈原的精神流向,上下而求索,才能凝聚为艺术的结晶。屈原祠香火相传绵延不绝,我们于此献上一瓣心香、寄托自己的灵魂。

秭归民俗 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屈原祠

千善桥的模样

离屈原祠不远秭归民俗 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屈原祠,有原样搬迁的千善桥、屈子桥等几座拱桥。在三峡沿江古道上,这样的拱桥原本平常,却因文物拆迁,倒成幸存之物。那朴素简洁的小桥流水,那名存史册的牛肝马肺,那往事如烟的怀想之情,该生出多少感慨!从古到今,岁月几番沧桑?人生几多浮沉?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留下来唯江山而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凤凰涅槃,神州正在崛起。

秭归民俗 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屈原祠

民俗茶馆等你来

漫步凤凰山上,我比较偏爱那些青滩古民居建筑群,砖墙黛瓦,翘角檐沿,围楼天井,古色古香诗的意境,依然连接着天光地气。在民俗馆,我又遇见民间艺人王正双和他的双胞胎女儿,他们都在这里表演自己的“绝活”。前不久,我和王正双老人见过面,在屈原艺术团三楼,我们请他吹一段唢呐《迎宾曲》录音。他中等个子,精神爽朗,当过教师,退休后就在凤凰山,专注于“非遗文化传承”这件事。他不仅唢呐吹得好,而且还可以手脚并用演奏十五种乐器。现在的年轻人谁还愿学这种老掉牙的民间艺术呢?王正双老人动员自己的双胞胎女儿放弃正式工作,为民间艺术薪火相传。姐姐金喜和妹妹银喜都得到父亲真传,敲锣打鼓吹唢呐,赢得游人一片喝彩。父女三人经常同台演出,最忙时一天演出12场。那天,王正双老人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我们是草台班子,草根艺人,只有一个愿望,把手艺传下去。不能让非遗文化,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断了血脉啊!”对于这样具有文化情怀的老人,我感动得无话可说。我心里清楚地意识到,落在秭归家门口的凤凰山,已经成为民间艺人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本营。而且,腊月间,秭归县文化馆又新建了“非遗文化一条街”,秭归人又有了一个享受地域文化熏陶的好去处。

秭归民俗 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屈原祠

屈原青铜塑像

传说凤凰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唐颜真卿《和政公主神道碑》:“凤凰于飞,梧桐是依。噰噰喈喈,福禄攸归。”这说的不就是秭归吗?秭归不就是凤凰来仪的地方吗?凤凰山不就是一座鸾凤呈祥的山吗?尤其是当我在屈姑农业集团参观后,这种感受更加深刻。他们的现代化车间流水线、遍布秭归的柑橘生产基地、宏大的柑橘博物馆,都让我大开眼界。想不到,柑橘不仅可以生产罐头和橙汁,还可以生产酒、醋、粽子、糕点等等食品。目前屈姑产品行销世界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带动一大批果农脱贫致富。就连外国人也知道屈原有个姐姐叫女媭,秭归人都称她屈姑。屈原怀石投江后,她化为一只子规鸟,在峡江上空啼血呼唤:“我哥回呀,我哥回!”于是龙舟鼓响大端阳,屈原故里赛龙舟,滚滚峡江涛声依旧,久违的涛声又回来了。

长江有多长,香溪有多香?

峡中的凤凰,为何而歌唱?

《诗·大雅·卷阿》文:“凤凰于飞,刿刿其羽。”又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什么意思呢?说的是,凤和凰相偕而飞,在高高的山上,梧桐生长的地方,向着初升的太阳歌唱。古人认为,凤凰载歌载舞,仪表非凡,指吉祥之兆。凤凰山就是秭归吉祥的象征。

写到这里,想起台湾现代舞团艺术总监林怀民的经典之作,象征“浴火重生”的《九歌》。舞蹈《九歌》以屈原的诗篇作为想象力的跳板,呈现穿越古今的祭典,与当代人生存体验息息相通。我看《九歌》录相时,总是联想到凤凰于飞的情景。那些情欲、孤独、抗争、死亡、重生、奋搏等等,正是百兽率舞、凤凰来仪的生命之美,充满艺术魅力。

一句话:爱上你,秭归。爱上了,让生命回味,让岁月铭记。带着你的梦轻轻地呼吸,执子之手可缓缓而归矣。

(本文配图由秭归金牌导游付珺提供)

作者简介:

秭归民俗 陆游坐的蜀船不是大肚子官船而是屈原祠

作者简介:甘茂华,土家族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历任湖北作协理事,宜昌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宜昌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华散文网特邀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