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绩有目共睹

青岛市拥有胶州茂腔、即墨柳腔、胶州秧歌、螳螂拳、崂山民间故事、道教音乐、宗家庄木版年画、胶州剪纸等众多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青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资源和活动载体。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我市在人员落实、组织建设、资金支持、遗产普查申报等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作为圈外人,只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完善顶层设计。全国人大、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等相继颁布下发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意见、通知等,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撑。但这些法律法规原则性较强,建议我市出台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落实措施,包括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分类保护标准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五年(或十年)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具体可行的传承扶持奖励机制等。

二、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两年或三年召开一次全国性(全省、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参加研讨的既要有非遗方面的专家学者浅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也要有非遗保护人传承人,还要有热心关注非遗的知名人士(如著名票友),通过研讨,对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发展战略、完善方法措施都有较好促进作用。

三、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一是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干部队伍浅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重点突出专业化和高素质;二是培养一支善于创新的非遗项目传承人队伍,重点突出继承性和创新性。可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题培训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绩有目共睹,打破区域界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比如木板年画制作,可邀请全国各地、全省各地像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河南朱仙镇、湖南滩头、聊城东昌府等地的非遗传承人来青(平度宗家庄),传经送宝,切磋技艺,取长补短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增进交流,达到拓宽视野,开拓思路,提升水平的目的。

四、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览展示活动。通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海云庵糖球会、田横岛祭海节等节日节庆活动,举办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展览活动,提升青岛非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浅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让全民共有、共建、共享文化遗产。

五、加强引导,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艺术来源于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实广大市民还是非常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如新春佳节张挂的火红的剪纸、中国结,社区纳凉晚会上的柳腔茂腔唱段、秧歌舞表演等。文化部门应有针对性加以引导,如举办民俗剪纸技能培训,举办茂腔(柳腔)戏曲票友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等,让广大市民广泛参与,推动非遗项目不断发展。

六、加强监管执法力度。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知晓,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字样的商业活动屡见不鲜,部分单位或人员“挂羊头,卖狗肉”,有的“无中生有”、“瞒天过海”,打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号谋取经济利益,损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严肃性,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面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审批、监管、执法等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