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中国佛教是从印度来的,怎么深入挖掘大同的佛教文化资源

南怀瑾老师:中国佛教是从印度来的,怎么深入挖掘大同的佛教文化资源

(赖永海)

南怀瑾老师:中国佛教是从印度来的,怎么深入挖掘大同的佛教文化资源

非常高兴今天来参加两岸三地佛教文化交流会,也非常感谢安主任和大会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再次来到大同。大同这个城市,就像刚才方老师所讲的,它在中国历史上、在民族融合、文化融合方面,曾经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可在这其中,佛教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同的佛教应该说历史悠久,它的资源非常丰富。当今社会时代的主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怎么深入挖掘大同的佛教文化资源来为构建和谐社会出力,应该说确实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所以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就是《佛教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南怀瑾老师:中国佛教是从印度来的,怎么深入挖掘大同的佛教文化资源

中国佛教是从印度来的,但是中国佛教有它自身的特点,我记得有这么一点,在保持佛教的基本精神和超越性的前提下,中国佛教它更注重现实人生与比较人生,这个是中国佛教很重要的一点。而这个特点到了隋唐以后,出现了一个特征,也就是逐渐伦理化,这个伦理化如果从佛教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唐代有一个李师政,写的《内德论》佛家讲的是什么文化,这样讲:“佛之为教,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家以和佛家讲的是什么文化,劝国以治。”另外,比如说禅宗《百丈清规》里的第二章,不惜报恩,讲的是忠;第三章,报本尊者,讲的是孝。也就把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忠、孝摆在《百丈清规》的开头。如果到了宋代,这个伦理化就更明显。所以宋代很多高僧就把儒家的五常和佛教的五戒、致行和致识统一起来。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够修五戒十善,那就仁义忠孝一应俱全。如果社会上人人都能修行五戒十善,那么民风遵纪,天下太平。到了隋唐以后,中国佛教确实是逐渐走向一种比较伦理化,比较的和社会贴近,这当然是保留佛教基本精神,保留佛教超越性的前提下所发生的一种变化。到了近现代,宗教界知道,主要是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特点就是像太虚大师所讲的是“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什么叫做佛?怎么做佛?首先是做人,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处理好家庭、人际、社会关系。应该说佛教伦理在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和谐、社会和谐方面的思想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的。

中国佛教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特点,就是心性化。这个可能是跟儒家思想有关系。所以,就我自己的体会来讲,如果对以前的佛法智慧来讲,大家比较有感触更多的是多勒智慧。然在中国佛教里,最突出的是心法智慧,而这个心法智慧对我们当下不管是哪个人群,化解心结、调整心态、提高心境、乃至实现身心和谐是有非常现实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前几个月办了一个班,主要是以“心学”为主,不管是佛学禅修,还是现代心理学,核心特点是心。大家上午听完发言,收获最大的就是佛教心法对调整心态、化解心结、提高心境确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佛教“看得开,放得下,不执着,平常心”。这些东西如果你从表面谈,也许不起作用。如果你深入了解这个思想内涵的话,它对你各种心态的调整确实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说我们讲“不执着”,并且在讲课中经常碰到,你一讲“不执着”,他立刻就给人想到是不是叫人家不要追求,不要进取南怀瑾老师:中国佛教是从印度来的,怎么深入挖掘大同的佛教文化资源,不要奋斗。但实际上这是对佛教所讲的“不执着”的一种误解。佛教所讲的“不执着”,如果从根本意义上讲,它就是“不注象”。什么叫“不注象”?就是把对象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是一种静止的,僵持的观点看对象。而在佛教看来,一切事物乃至人生本身,它都是瞬息万变的。所以你如果用固定静止的观点看一个事物,并且把它看成是孤立的、静止的,那么这个就叫“执着”。这个我们用一个现实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比如说失恋,谈恋爱本身就是谈对象,谈对象是双方的事,而所以说失恋是因为对象一方发生变化,也许是物质条件,也许是思想心理条件发生变化,而另一方把这个已经发生变化的对象当作原来的对象而去死缠烂打,一直不可理喻地去追求,这个就叫做“执着”。而“不执着”就是你用变化的思想去看待、对待变化的对象。所以说佛教所讲的“不执着”并不是不追求、不进取,而是不要那种不合理的追求,不合理的进取,而应该提倡那种合理的进取、合理的追求。所以说你要懂得执着,懂得注象,那么你就会正确地理解佛教所讲的“执着”。

对我们来讲,佛教最大的裨益就是给人一种思维方式和信念。比如说,我们平时所讲的“看破红尘”、“看破生死”,说到底的话,它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化。或者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高度来看这个现象,比如说“看破红尘”、“看破生死”,释迦牟尼存在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来,照样红尘滚滚,世间照样生生死死。但是,它并不是改变这件事情的本身,而是站在原起点的高度去看待宇宙,看待众生,看待现象,所以说看破了这个现象。一切都是条件的产物,条件不具备,条件不产生,条件不存在,它就消亡了。比如说,佛教所讲的“空”,应该说“空”代表了佛教最精华的思想。“空”实际上说到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空”它不仅回答了有没有、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我们一般人一讲到“空”,好像是相对存在,这东西现在存在,后来没了,叫“空”;现在有,后来没了叫“空”,这是一般人对“空”的理解。而佛教所讲的“空”,实际上它不是相对有、存在来讲,而是就“有”“存在”本身来讲的空。这就像《心经》所讲的“色不亦空,空不亦色佛家讲的是什么文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本身就是空,问题在于你怎么看它。而佛教所讲说的空,实际上,因缘所生法轮,色即是空。看见了东西,你就要看到他是一言而谨的,就要看到它是作为假想存在的。用这种中观的、中道的方法来看它。所以说,空就是一种中观的思维方式。所以佛教给人的,对一般人来讲,所能受益最大的就是思维方式。比如说,有一首诗很能体现佛教的思想,苏东坡在题西林壁写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实际上这里边讲看问题的角度,看问题的高度。而佛教教给你的实际上也就是说你看一个问题,并不是一条道走到黑,不要从一个角度去看问题,要学会从更高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同样的问题。实际上这个佛教所给你的,特别是对调整心态上、化解心结上、提高心境上,最有用的就是它的思维方式。我觉得这一点对我们实现身心和谐上,培养健康心理上,佛教里面的资源是非常深刻、非常丰富、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的。另外,一个在建设和谐社会上南怀瑾老师:中国佛教是从印度来的,怎么深入挖掘大同的佛教文化资源,一般把它归结为三个方面:人际和谐,也就是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实际上这三个方面都可发挥作用的。那么佛教在生态环境上的和谐,在生态伦理方面,它有很丰富的思想。比如说“慈悲戒杀、众生平等”这个是在有情众生这个领域来讲的和谐。

所以说,佛教文化对我们当下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有非常丰富、非常深刻的思想资源,是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并为我们现在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