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的心灵世界——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走近的心灵世界——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1

作者简介

白广霞,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高中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宝鸡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多年来从事语文教研和报刊编辑工作。

走近的心灵世界——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走近的心灵世界——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1

编者按

如果说西方文人能够以宗教信仰多少转移一些对于人生苦短与死亡的恐惧,那么,中国文人就由于必须直面于斯而直接导致悲观主义。无论是人生的失意者还是所谓的成功者,都有着挥之不去的人生荒诞感和悲凉感。

走近苏轼的心灵世界

——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白广霞

【内容摘要】纵观苏轼的一生,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他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而且坚持自己的观点。他秉承初心,一心爱民,以民为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的诗文中虽有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感慨,更多的是一种对于人生的旷达。其思想融合了儒、释、道的成分,迸发着超时代的光辉。

【关键词】苏轼 心灵 世界 光辉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被誉为“古今绝唱”,是苏轼元丰三年(1082)谪居黄州时所写。黄州附近有个“赤壁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苏轼此时年近五十,又遭贬失意,在词中写了游览赤壁之后的所见所想,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深感年岁渐老而功业无成,于是借周瑜年纪轻轻就在赤壁之战中建功立业的往事,发出了“人生如梦”的喟叹。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格调是豪壮的。正如《蓼园词选》所说“题是怀古,意是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细思方得其主意处。” 词中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

走近的心灵世界——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起头两句,是词人登高眺远,面对长江的感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词一开始就不同凡响,并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况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勾画了古战场的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接下来是对赤壁风景的正面描摹,以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括,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让人读罢内心情感激荡。下阕着重写赤壁之战中的主帅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春风得意,“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周瑜风雅闲散,谈笑自若,运筹于帷幄之中,很容易地就挫败了敌人,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格外鲜明。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周瑜沉着应战,从容指挥,这种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周瑜那么年轻就完成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显示了非凡的才能,自己虽然也有抱负和才能,却未能施展。江山依旧,岁月蹉跎,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人生如梦”是一排遣之词,和江水、江月相比,和永恒的大自然相比,感叹人生短促、虚幻。全词以“一樽还酹江月”这一典型动作而结束,既有对“千古风流人物”的哀悼,也有忘情世俗,寻求解脱的意思。词中有消极苍凉的情绪,但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苏轼的仕途可以说开场惊艳:“千年科举第一榜”一举成名,欧阳修惊赞不已,仁宗感慨觅得良相。纵观苏轼的一生,他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地参预国家的政治活动与文化建设,而且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惜与统治集团中的当权派发生冲突。他的这种似乎独立不屈的精神又自然地受到节制,虽遭迫害也绝不走上对抗的道路,而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解脱--出世的途径。苏轼从政40年,贬谪流放33年,大起大落才是他为官生涯的常态。他仕途得意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失意时,又从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中找到慰藉,其思想融合了儒、释、道的成分。这样,既坚持了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念,又保持了士大夫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人格理想,把两者融为一体走近的心灵世界——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代表中国文化顶峰的儒、释、道三派的精义,在他身上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那一类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纠结缠绕的矛盾,并在其文学作品中加以充分的表现。苏轼为后来在类似社会条件生存的文人提供了一种典范,因而获得他们普遍的尊敬。但是,苏东坡的旷达,并不意味着他的真正的超脱,从他的诗作背后透出,是他对人生悲凉无奈的深刻体会。 中国文人以自己特有的敏感,很早就对悲凉之境有深刻的体验。他们虽然没有西方文人那样强烈的宗教感,虽然有过于关注现实(此岸),而对未来(彼岸)相对忽视的弱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人缺乏忧患意识,没有悲观主义和失败意识。恰恰相反,正因为他们痛感人生的痛苦与短暂,一切奋斗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徒劳,他们才会自觉不自觉地用所谓的乐观、知足常乐等来掩饰内心的空虚,但是苏东坡的卓越之处在于,他是彻悟了人生之后更加热爱人生,是空而后的执,将对生活的热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消极而达观的人生态度不着痕迹的相融合,将豪迈的气概与超然的情趣相融合,“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成就了千古美名和一位思想巨人。

纵观苏轼的诗文,虽有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感慨,但少了悲,更多的是一种对于人生的旷达。而这种旷达,既有诗人本身对于生活的感悟,也与当时的社会风尚相关。有学者曾言:“在宋代文学中,很少有狂狷激怒、颓唐感伤的气氛从赤壁赋看苏轼的佛家道家思想,宋人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中袭来的灾难与打击。人们感受到他们处逆境而不惊、不乱、不绝望的哲人风度。”这就是传统的中国士大夫精神。它是一体两面的,既要追求干预政治,又要保持人格精神的相对独立;既要以天下为己任,又要使内在精神超越功利。他们将功名利禄从个人的意义中解脱出来,不介意自身的荣辱得失,他们在自身与外物之间建立了一个世外桃源,专注于对生命的思考,对自我的探索。因此在面对人生起落时,在面对纷繁世俗时,更能有一种超脱、乐观、豁达的态度。

如果说西方文人能够以宗教信仰多少转移一些对于人生苦短与死亡的恐惧,那么,中国文人就由于必须直面于斯而直接导致悲观主义。其实,无论是人生的失意者还是所谓的成功者,都有着挥之不去的人生荒诞感和悲凉感。实际上,一部中国文学史从赤壁赋看苏轼的佛家道家思想,始终回响着这样慷慨悲凉的声音,正如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表达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把黄州说成是苏轼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在这里,他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并且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幸好,他还不年老走近的心灵世界——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六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黄州对于苏轼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尼采曾讲:凡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数次贬谪、半生坎坷不但没有打垮苏轼,还锻造出了一个将永远在中国文学史上闪闪发光的苏东坡。大道至简,不过是在所有机遇下,都认真生活。

据《人民日报》载,欧美大报法国《世界报》2000年介绍了1000年的12位英雄,包括神圣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皇帝等,其中唯一的中国人是苏轼。《世界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详细评介一个中国人的生平,尚属首次。其视角与一般中国人有所差别,是把苏轼置于人类思想发展史的大背景下予以审视,赞扬苏轼不为官位迷惑,忠君观念淡薄,仁心爱民,贴近百姓,关心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其实在杭州当政期间,他曾七次上表皇上太后,请求宽免贫民债务,以减轻王安石新政之恶果。更为难得的是,苏轼不是简单的清官,纵使多年流放,他依旧秉承初心,一心爱民,以民为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的人格、人品道德、风格文章、精神迸发着超时代的光辉,他的一生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抵达了生命的极限。宋人笔记中有“眉山生三苏(苏洵、苏轼、苏辙),草木尽皆枯”之说。

走近的心灵世界——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浪淘沙,人生如梦,几多慷慨,几多惆怅,斯人虽已逝,可那不平的心灵依然在强烈的律动!

参考文献:

1.《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从赤壁赋看苏轼的佛家道家思想,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本文刊登于《语文报》2019年10月1日第5版)

曹公奇名师工作室

走近的心灵世界——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曹公奇名师工作室,是经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并授牌成立的陕西省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之一。曹公奇名师工作室以省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为骨干,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为核心,以培养优秀教师和提升教学效益为目标,努力打造成具有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的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团队。

曹公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曹公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陕西省首批教学名师,宝鸡市教学名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任职于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宝鸡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省中语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和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硕士兼职导师,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库首批专家,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座200余场,多家教育杂志“封面人物”。发表教研教学文章300余篇,主编、参编教育教学书籍100余种,出版专著《本真语文》《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上下册)》《超越梦想·语文考试与评价》《阅读教学教什么》等,主持、参与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

走近的心灵世界——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