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近照哲学、思想以及宗教既有内在的交集部分

张胜利:文化差别的根本在于思维


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近照哲学、思想以及宗教既有内在的交集部分

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近照

哲学、思想以及宗教既有内在的交集部分,又有很大的分歧点。儒释道三家,既有三家共同的特点,又有巨大的分歧性,你是你来我是我,否则的话,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就没有必要存在三家了嘛,说三家合一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归指的。


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近照哲学、思想以及宗教既有内在的交集部分

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书法作品

我们分析一下三家的思想。比如说老子,他在谈论自己的哲学思想的时候,在开篇便讲“道可道非常道”,在第二章里面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他提出了一种逆向思维的认知方式。比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你看老子整个的思想,贯穿了一个逆向思维(思维有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十字交叉思维,甚至有弯弯绕,但是老子更多的是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反其道而行之。也正是道家后来提出的,“道者,反之动也”,你看看,他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学习《道德经》,学习老子思想,如果没有学习掌握到逆向思维,那么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说,那就是失败者。如果从文化的角度上或者美学的角度上那是另当别论的。


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近照哲学、思想以及宗教既有内在的交集部分

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书法作品

我们再看看孔子,孔子为了阐述自己的思想“仁义礼智信”以及文艺的教化功能,他就直截了当“未知生 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近照哲学、思想以及宗教既有内在的交集部分,焉知死”不知人焉知鬼?所以他把后来两段都去掉,直接论述“仁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为了实现“仁道”人伦而需要进行的教育教化功能。你看,他来的直接,紧紧地围着自己所需要的进行论述,进而展开。他的思维就很直接佛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近照哲学、思想以及宗教既有内在的交集部分,在我看来,他的思维是正向思维的,没有虚头巴脑的。这种思维我们应该特别注意。‘


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近照哲学、思想以及宗教既有内在的交集部分

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书法作品

我们可以再看看中国佛教,也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再看看它的思维模式。它强调的是因果,实际上又强调因缘论,因缘和合。他为了强调修佛的重要性,那直接论述因果。你想想,人们一听到什么样的因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你是不是会害怕?那就强调你学佛修佛佛家的主要思想观点,所以直接用因果。这一点,我认为和孟子差不多。孟子他为了强调恻隐之心,说“无有恻隐之心何以成人”,不惜前后矛盾。他在他的学术中实际上提出的是“怵惕恻隐之心”,为了强调“恻隐”,不惜把“怵惕”二字给拿掉,宁肯前后矛盾,也要自圆其说,因为他强调的是性善论。佛教为了强调因果,而忘却了因缘和合。因为在这里它不想用“缘”,直接强调是因果,达到自己的思想目的。(据此,我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因缘果。我不太赞同因果。)你看看,佛教在宣传因果上和孟子宣传“恻隐之心”采用的手段是多么的相似?

在古印度的经典《吠陀》中,特别是最古老的《梨俱吠陀》中就提出了“因中有果”。它共有1028首赞美的诗歌,主要由神话、祈祷、咒语、巫文化等内容构成,其中有10篇诗歌在阐述哲学思想,以及佛教思想。佛教思想是从《梨俱吠陀.赞颂明论》这个地方来的,在这当中已经提出了“因中有果”(当然,“因中有果”和“因果”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我提出的“因缘论”也是不同的概念)。你看,佛教思想的来源我们就很清晰了。比如,佛教中的有无观念,实际上在《梨俱吠陀》中就明显有这种模式。有无模式是指“无即非有,有亦非有”这种否定的模式。那我们从逻辑学上来看,“有”和“无”是个矛盾,在“有、无”前面加个“非”,就是利用对矛盾的否定性,把矛盾统一到一起来了。很有意思,加个“非”。从本体论来论,有无是现象,非有非无是本体,非有非无非实体,这又是复归于统一和统一性的。你看,从本体论上说,有无非实在,那不又回到本体了吗?这是佛教哲学的一种发端。

我们从哲学的方面来思考,佛教采用的是否定的思维方式,和正向,逆向,十字交叉,弯弯绕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它是一种否定的思维观。我们只有了解了这种否定的思维方式,才能对佛教的《金刚经》有个深入的了解,否则你是个门外汉,隔靴抓痒。比如对时空概念的理解。在《梨俱吠陀》中,“时”和“空”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抽象概念,《梨俱吠陀》是根据它对事物的形状以及变化的过程提出了时空观念。它认为“空”可以是无限的,也可以是有限的,既可以分割,又可以不分割;它对“时”的认识是既可以是线性的,又可以是循环的,也可以是曲线的。有了“循环”,就有了生命的轮回。拿今天的话来说佛家的主要思想观点,如果时空观念用直线来看待了,那就是牛顿的宇宙世界,如果是循环的,曲线的时空观就是爱因斯坦的宇宙。所以,时空观念的理解就把握了“轮回”产生的思想基础。你又对轮回这种思想有了基础,那么理解《金刚经》《心经》就容易了。一定不要忘记了这种时空的循环性、曲线性以及否定思维。

我们常常埋怨外国人不懂中国文化,不完全对。我教了一万多个西洋弟子,我认为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很快,但是接受或者应用中国哲学这种思维是万分困难的。我们用哲学的观点看待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以及思想就

非常清晰,非常明了,也才能抓到根本。要想学习佛教的思想精髓,必须用佛教的思维--否定思维,以及时空的循环观念,否则是没有办法掌握佛教的本质特征的。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中国哲学思想纵横(第87回)收录于张胜利哲学思想系列专著《大道汜兮》。

康清浊录音整理 薛金银录制

张胜利著作:《吉祥如意经》、《大华般若波罗妙法经》、《大圆满经》《明月照千江》、《德道经》、《大道汜兮》、《大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