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一章:建筑与宗教对它的影响

第 !"卷 第 #期$%&’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 12 34567 )074%/0&47468 9/8747-76 *:;4&%8% ?%@40& ?@46/@68+!AAB年 " 月C0=’ DAAB中国建筑是东方最具民族特色的系统,源远流长。它虽在东方三大系建筑之中,但它比其他两系———印度及阿拉伯(回教建筑)时间更长,通行地域更广,而其艺术更是臻于最高成就,之所以中国建筑取得这样非凡的成就,EFG这与中国博大而精深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哲学和宗教对它的影响。DA 世纪以来,人们在建造大量房屋的同时也在寻找着“到底什么是建筑?”在不同的思潮下产生了不同的建筑流派,诸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高技术派,新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及构成主义,他们都在积极的探索着,诠释着建筑的理论。激烈的争论着建筑物的功能与形势孰重孰轻。看似一个简单的东西,却耗费了许多人毕生的精力。DA 世纪中叶,建筑师们终于找到了什么是建筑以及最好的建筑理论,它就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功能与形式之争最终的落脚点也在老子的《道德经》里。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章讲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它告诉我们,唯因有车、器、室实有部分的存在,才能给人们便利,所以这个“有”是发挥效益的客观依据。如果没有这个“有”,“无”的作用便也不存在了。然而车、器、室这三者实有便利,正是它们中间的空虚———“无”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种“无”,就会失去它们作为“车、器、室”存在的价值。EDG这说明“有”“无”是辩证统一的,这就是“道”,“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老子的“有无相生”之论正道出了建筑的根本所在。意大利伟大的建筑师奈尔维说:“所谓建筑,就是利用固体材料造出一个空间,以适用特定的功能要求和遮蔽外界的风雨。”世界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美国赖特,“他极推崇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常引用《道德经》中‘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来阐述他的空间概念。”建筑学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道家思想对建筑的影响,那是 FHBI年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作为联合国建筑选址委员会的中国代表,在美国访问赖特。赖特问:“你到美国来的目的是什么?”梁答:“是来学习建筑理论的。”赖特挥手说:“回去!最好的建筑理论在中国。”接着他背诵了这段话,他把《老子》“有无相生”的这段话誉为“最好的建筑理论”,并作为校训,写在他创办的校园的墙壁上。

《道德经》第十一章:建筑与宗教对它的影响

E#G今天我们生活在大都市里,住的是高楼大厦,各式各样的建筑环立四周,可当我们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感受到的不是愉悦和轻松,而是拥挤、浮躁,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多老子“有无”论对中国建筑空间理论的影响张伟刚(西藏民族学院后勤处 陕西咸阳 )摘 要:中国哲学对中国建筑构造的影响很深,特别是老子对中国建筑的空间理论的影响更为深刻。我们可以在老子的《道德经》里找到建筑理论的精髓。不管是普通的老百姓,还是建筑大师都能从老子的“有无相生”之论中领悟到建筑空间理论的真谛,以此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建筑作品,从而结合建筑设计,在如何创空、组空和努力营造建筑空间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关键词:老子;建筑;空间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E收稿日期G DAA#作者简介G 张伟刚(FHJJL ),男,陕西彬县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后勤处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 )么的微不足道,心里充满了压抑。这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太多的“空”,失去了太多的“无”。我们只有来到海边,来到空旷的田野,才能长舒一口气,才能进行自我放大,才能卸掉肩上的重担,释放心头的压力,才能感悟到这“空”这“无”对于人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道德经》第十一章:建筑与宗教对它的影响

其实,城市的精华在于空,空即共同公共的空间,它是城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城市魅力之所在。例如,上海外滩,西安钟鼓楼广场。建筑就是对空间的分隔和组合,如果在建筑设计时就能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那才是真正的理解了老子“有无相生”之论的真谛。而往往我们却注重了“有”,忘了“无”。唯有真正的建筑大师们才能将老子的“有无相生”之论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建筑,也给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引中外建筑师们折腰的北京四合院堪称利用“有无论”的典范。登景山而望,这个城市层层叠叠绿海下面,是青砖绿瓦的四合院,它是人工的、自然的,它是古老的、宁静的。它没有现代别墅的那份豪华,但它却是最舒适的民宅;它没有空调,但它本身却是最好的天然空调。这种院落是我国普遍采用的格局,它通常分为前后两院,前院横长,是从室外进到主院的过渡空间,院中安排一些次要用房,仆人用房或外客用房等。穿过此院的中门便可到达方阔的主院。!"#主院落内可植花草,这种朴实无华而且自然的院落将住宅与外部隔离开来,走出房屋,便来到正院,仰首是蓝天白云,脚下是绿茵青砖,眼前没有那杂乱的建筑和来往的行人、车辆,主人享受到的只是平静,而这种平静又是在一片蓝天白云之下,从而这片天也是主人的。

闲暇之时一家人可于院内游乐嬉戏、谈天论地、或琴或奕,其自然、安详、舒适的生活可以想像。它留出的“空”,就像围棋中的“气眼”,又像人的呼吸系统,至关重要。现代的建筑师也常常有感于四合院,从而在设计楼房时,在中间留有天井,四周的楼房作成外廊式,可以使楼房里的人共享蓝天。大型购物商厦多设计为中间空阔,直通屋顶,上作玻璃屋面,环四周而设置购物平台《道德经》第十一章:建筑与宗教对它的影响,这样既利于采光,又利于人们适当排解内心那种拥挤,吵闹,烦躁的情绪。建筑作品中的空,类似中国写意画中的“留白”,它留给人们许多想像的空间,使人有充分的空间去在脑海里构图自己最理想的画面。作为建筑物本身,如果对空间设计的恰到好处,它就变得像一个精神控制器,会控制你的精神世界。古代帝王办理朝政的大殿和生活学习的宫室等,这些皇室建筑,其层高很大,内部空间的组隔也非常讲究。大殿之前多为广庭,其大小视建筑物性质、重要与否而定,重要时周围为廊庑式,一般时只在左右设配殿。它不是以单一的个别的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让人置身其间,不由肃然起敬,敬畏皇权,精神上充满无限向往。产生这种感觉与建筑物的体量、空间的组隔是分不开的。

《道德经》第十一章:建筑与宗教对它的影响

而与之不同的是教堂建筑,它的特点是空间处理时采用了增大层高,而且空间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步收缩《道德经》第十一章:建筑与宗教对它的影响,具有十分窄而高的空间。外观上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其空间意识便是获取紧张的灵感,悔悟或激情。如单纯从宗教祭祀活动的使用要求来看,即使它的高度降低十倍也不会影响使用要求,但作为一个教堂它所具有的那样一种神圣、神秘的气氛和艺术感染力,那种空灵感将荡然无存。它是要一下子把人仍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让人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设计师正是利用了人对空间的感觉,对不同的建筑物采用不同的尺寸,对空间进行不同的组合。把“空”发挥到极致的建筑物当数天坛。它是能利用种种纯洁崇高的技法来达到至高无上敬天的思想意图。天坛位于北京南城东部,面积很大,约可容纳四个紫禁城。天坛最南端的是圜丘,它是祭天的在坛,平面正圆。全部由白石砌成,分三层,高一丈六尺。最上层直径九丈,中层十五丈,底二十一丈。!$#它洁白如雪道家思想对建筑的影响,重叠三层,周围环绕玲珑像花边般的石刻栏杆(它是用汉白玉做成,共三百六十个),其形体舒展可爱,美丽之极。它是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地方,所以对“空”的要求更为苛刻。建筑师为此进行了周密精心的设计。首先,在外部环境处理上作了精心的安排,由远及近不断抬高的圜丘,整个天坛空地种满柏树。

《道德经》第十一章:建筑与宗教对它的影响

柏树林郁郁葱葱,高大挺拔,可以屏蔽掉外部繁杂的环境。其次,规划上在树林的北部正中央有一座崛然突出,高入云霄的圆形,三重檐,青琉璃瓦,金顶的建筑物,即驰名中外的祈年殿。它仿佛中国人心中玉皇大帝的金殿。从而营造出一种天国的氛围。最后,它采用精巧的雕刻,华丽昂贵的建材,高超的施工技巧,颜色大胆的使用,从视觉上刺激人们。一系列的精心布置,使建筑物大小、比例、尺度等完全超出一般常用的范例,而有一种清新森然、崇高无比以及带有很神灵的感觉。登坛者缓步拾级而上,浩阔无比的柏树张伟刚:老子“有无”论对中国建筑空间理论的影响!"# #林徐徐下沉,来到坛上,周围开阔,远处的祈年殿似乎处在云雾之中,剩下的只有天,创造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空,正因为身处其间,感到空阔无比,人便有一种与天接近的感觉。天坛的建筑,把一个巨大的空间托到我们的面前,相信它会给今天的建筑师如何创空留下很深的思考。建筑的创空,也不一定都如天坛一样,因为毕竟它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把空间设计的细致,恰到好处的当属我国的古典园林。我国园林的兴起是统治者守着左右对称、千篇一律、呆板严肃的宅第。他们非常需要摆脱人间苦恼而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加之,老庄哲学鼓励人们清静、无为、返回自然,所以人们在居住的宅第以外,常喜建一片极为自然的富于曲折变化的园林。

园林的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动人更多的想像与情感。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虚实的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形成一个自然开阔的整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便是借景,其特点就是通过门窗看它景,会使人觉得含蓄深远,景中有景。一个小小的门窗,使人于有限中看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它的意趣不是一往不复,而是回旋往复!"#。建筑师对老子“有无”思想进一步发挥,那就是建筑物之外的空间设计。优秀的建筑师们是绝不会只去研究房屋的立面、构件、内装修,他更加注重建筑物内外的空间设计。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设计,就非常注重外部空间的设计,在空旷的场地上,有雕塑的人头,有从泥土中伸出的手臂,有布满地面的卵石,代表着一个个死去的灵魂,营造出当时日军残忍的活埋南京城军民的情形,一下子将人的思想转换到历史上那最悲惨的一页。当我们对外部空间破坏之后,那么原有的建筑物、往往也会随之失去原有的意义。闻名天下的黄鹤楼、滕王阁,今天虽然对其重修、进行内装修,比起古时更为豪华、壮丽,然而,当你登上黄鹤楼时,你却没有那“青川沥沥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感觉。因为你见到的不是青山绿水,而是城市的高楼和工厂的烟囱。

同样道家思想对建筑的影响,当你走进滕王阁时,也没有那种“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感觉,其原因就是人们对外面空间的破坏。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它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对它任何一个空间的破坏,都将使其原有的文化氛围受到影响。随着人们对建筑物“空”的理解,大师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去研究,如何留空、组空、创空,如何处理好建筑物的功能与空间、空间与结构、空间的体量与尺寸、空间的形状与比例、空间的围透关系、内部空间的分割处理,如何在多空间组合式处理好空间的对比与变化、空间的重复与再现、空间的衔接与过渡、空间的渗透与层次、空间的引导与暗示、空间的序列与节奏,如何利用空间营造那种舒适的使人思想得以升华的氛围。无论何时何地,哲学的发展都是建筑事业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我相信人们会在老子《道德经》中挖掘更多更深刻的东西,去指导人类建设自己和平、美好的家园。!参考文献#!$#林徽音%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 期)!&#%$’()%!)#黄友敬%老子传真!*#%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贺业钜 %建筑历史研究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泽厚%美的历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审稿 谢丰泰#!校对 康桂芳#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