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而无为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思想之“双减”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而无为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就是“双减政策”。自此,我们不断从人们的口中听到“双减”这个词汇。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各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相关的具体实施方案,打算在义务教育阶段再次掀起一阵狂潮,真正地使学生拥有高质量的童年生活。所以,今天我们就用教育领域的独特视角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而无为治,与自然和谐相处,一起带大家进入道家的理想世界道家教育思想导图,看一看“双减政策”下的中国教育现状。

首先,介绍且温习一下大家普遍已经很熟悉的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古代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用“道”来探究自然、社会、人生之间的关系。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春秋战国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道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等。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主张清静无为。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而无为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老子论“道”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是“贵柔”。他说:“弱者道之用。”认为柔弱因循是“道”的作用。老子虽然讲对立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但不讲对立面互相斗争。他反复强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就是说,他揭示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主要是为了说明静可以转化为动,柔可以转化为刚道家教育思想导图,弱可以转化为强。因此,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并提出了以静制动,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以少胜多等政治、军事方面的战略原则。这些战略原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具有相当的片面性。

所以,要用道家思想看“双减政策”,是一件合理的意料之中的事情。物极必反是永恒的真理。中小学的教培行业是有自己的寿命的,一旦消耗完尽,便会出现一蹶不振的状态。归根结底,“双减政策”是为中国中小学教育做减法,放下对孩子不必要过度的期望,放下对学生施予沉重的包袱,放下社会上对学生的内卷警告,放飞自我,解放天性。难道道家教育思想导图,优秀真的是要用不愉快的童年换来的么?并不是道家提倡道法自然,而无为治,与自然和谐相处,拥有父母陪伴的童年才是最好的,和老师一起讨论问题,共同成长的学习是最好的,不必再顾忌别人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分的健康心理才是最好的。

再者,我们是教育行业。何为“教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比起来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训练出了多少技能,教师们最想看到的是有温度、有态度、有力量的学生们。教育都是有其柔软性的,我们想要的不是冷冰冰的行尸走肉,而是真正将正能量传递给世界的赤子之心。所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使05后、10后真的能沐浴在阳光下,成长在春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