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人与自然和谐

论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程仁君(鄂东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我国文学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作品有着其内在的理论基础,同时它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预测了人类的未来,又对自然环境由于人类而逐步变得恶劣进行了批判。关键词:和谐自然文学作品【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一18—0199—1许多文学作品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预测了人类的描绘了一个表现自然之美的“桃花源”。这“桃花源”便是小说中描绘的湖未来。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许多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文学家或向往南湘西一个叫茶峒的小山城。小山城“茶峒”是湘西景色的浓缩,满目苍翠神话时代初民们的生存状态,或羡慕印第安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或身的大山、青翠的竹林,清澈见底的碧水,古老的青石,绿水中的船只。还有掩体力行地隐居于自然山水之中。回归自然是生态文学永恒的主题和梦想。映绿水间的吊脚楼,除此之外,还写了一个与爷孙俩和谐相处的黄狗,这一一、中国文学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理论基础切,无不反映出作者对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我国早在2500年前的先秦时代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尤三、许多文学作品对自然环境由于人类而逐步变得恶劣进行了批判其道家的“道法自然”的观点,成为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彻底的深层生态学思中国古代文人写景更多地是为了抒情,或抒感伤之情,或抒悲愤之情,想资源,几千年来惠及国内外各族人民。

论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为一种宏观的人与宇宙万物关或抒喜悦之情。而无法涉及到批判环境问题。应该说,对自然生态的批评系的哲学理论,“天人合一”在我国古代各种理论形态中有其特定的思想内是西方工业化后出现副作用后催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现当涵。儒家的“天人合一”侧重于人道,道家的“天人合一”侧重于天遵,但代文学作品中,许多文学作品对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然改造、竭泽而渔地榨“和”却是其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生态智慧。恰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和取自然资源的经济发展、违反自然规律和干扰自然进程的科技创造、严重而不同”、“和为贵”,既包括社会人事也包括宇宙万物。庄子所谓“同与禽污染自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大规模杀伤武器的研制和使用等许许多兽居,族与万物并”的至德之世,就是符台生态理想美的社会。多的思想、文化、社会现象提出了严厉的批判。究其原因,是环境污染和生发展到现在,很多文学作品中自然与人的和谐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内态危机的出现。面对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多的作家用丰富的文学容:自然对人的影响(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引发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喜爱,自情感,把自己走近自然、面对环境破坏的经历叙写出来,显示出~种对人类然整体以及自然万物与人类的关系,人对自然的征服、控制、改造、掠夺和生存状况和环境危机的深切忧患意识。

摧残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引发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喜爱论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对自然的保护和对生态平衡的恢复与重建,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审我国的一些文学作品,就从不同层面对森林过度砍伐、草原迅速沙化、美,人类重返和重建与自然的和谐等。淡水资源匮乏、黄河源头萎缩、动植物惨遭灭种、城市污染严重等生态现状二、许多文学作品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想.预测了人进行描述和揭示,从而使一些对生态危机尚熟视无睹的人得以警醒,让他类的未来。们认识到保护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一方面的著名作品有被称为现生态理想是许多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表现自然与人的“间性”关系的代文学作品中关注生态环境的最早篇章的叶灵凤的‘煤烟,它最突出的主生态自然美,在我国传统文学里具有丰厚的思想与创作资源。诗经卷首题就是对煤烟污染空气,损害人们健康的鲜明的环保意识。旱在二十世纪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反映了我国先秦时代水茂八十年代前,中国古老的农耕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草丰、百鸟和鸣的自然生态美,与在此环境里产生的情爱美、青春美、社会下,仅仅在以上海、南京等都市为中,。、的沿海地带,现代化飞速而畸形发展美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引发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喜爱,共同表现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李白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着。

而中国作家就敏锐地观察到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恶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就抒写了主人公与山在静谧中“相看”而化,并以作品加以描绘,表达深切的忧虑,煤烟)可谓第一篇。还有徐剐发“不厌”的朋友般的情感交流,是~种人与山之间真正平等共生的自然生态1988年(新观察期上的‘伐木者,醒来!和岳非丘写于1988美、社会美与和谐美。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初的只有一条长街——为长江母亲代写一份”万言书”。前者通过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是写江南水乡春汛时期在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地林区的采访,在亲眼感受观察了滥肆砍伐林捕鱼的情景。作者把江南的水乡风光,冒雨捕鱼的渔翁形象描绘得鲜明生致自然植被严重破坏的情形,呼吁人们放下砍刀,爱护森林,造福现实和后动,象一幅烟波垂钓图。新唐书本传称张志和“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代;后者也是在细致具体的调查采访之后,沉痛地呼唤人们停止污染母亲鱼也。”可见这首词有借渔家生活自道其隐居江湖之乐的意味。“词中的渔河长江。这两部作品,都是作家在清楚地意识和自觉状态下,用保护生态父形敦,实际上是一个隐士型的渔父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的真实写照。

论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环境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社会行为和呼吁生态环境保护的报告文学,在最初本诗意在抒情,反映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面世之后,就立即以新颖的内容面貌引起了读者的高度重视。在现代,反映符合自然规律的人与存在之美论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首推张承志的中篇小说【参考文献】:(北方的河,对黄河等中国北方五条大河的激情描写,充分揭示了河与两[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岸人民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表现出淳朴、粗犷、深沉与不屈的民族性格,[2]王诺:《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文学评论),2009从一个侧面讴歌了中国人民的生存之美。而在沈从文的边城中,沈从文199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