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男女平等思想建立在它们的「道」论基础上

道家是指以老子思想为宗脉的学术派别。道教是指汉末张陵创立的以道为信仰的宗教。由于道教主要通过吸取道家思想而形成,道家创始人老子同时被道教奉为始祖,因而道教在很多方面深受道家影响,性观念就是其中之一。性观念主要体现在对于男女两性地位的认识、如何看待两性之间的差异以及两性关系应处于怎样的状态等问题上,对此道家、道教看法大体一致。

一、男女同道

在两性地位问题上,道家、道教要比儒家、佛教开明得多。虽然道家、道教没有明确提出男女平等的口号,但是它们的性别思想具有平等主义色彩。道家、道教的男女平等思想建立在它们的「道」论基础上。

「道」是道家和道教的最高范畴。道家和道教一致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最终根源。老子多次论及这一点,如「道者,万物之奥」(《道德经》六十二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道德经》第六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庄子同样谈到这一点,如「夫道覆载万物者也」(《庄子·天地》),「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庄子·渔父》)。道教经典《太平经》称「道」为「万物之元首」。天地万物的根源是「道」,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故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庄子云:「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庄子·知北遊》)。《太平经》上说:「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北宋道士张伯端也在《悟真篇》中指出:「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生阴阳」。在道家、道教看来,既然包括世间男女在内的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而生,那么女人和男人应该没有本质区别,二者具有同等的地位。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老子在其著作中没有正面谈论过男女地位问题,但他屡次用「母」「雌」等阴性词汇形容「道」,对女性的品质和特质予以赞美,这从侧面反映了老子否定男尊女卑的秩序,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倾向。《庄子·应帝王》记载了列子学道不成,回家喂猪,做饭道家思想特征,伺候妻子三年的故事,这其实体现了庄子的男女平等思想。在道教中,男女均可担任教派首领,主持祭神活动,这无疑是道教男女平等思想的体现。

「道」在派生万物之后,就会遍布于万物之中,与万物同在同体(老子将内在于万物之中的「道」称为「德」)。庄子和东郭子之间的一次谈话就明确表达了这一点:「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庄子·知北遊》)「道」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成为万物各自的本性,万物依据各自的本性而发展个别独特的存在,在周围环境的培养下得以生长成熟。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道家思想特征,势成之」(《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从「道」滋养万物的过程来看,既然昆虫、杂草和粪便之中都存在着「道」,那么一切事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男女亦不例外;既然一切事物都得到了「道」的精心呵护,都具有道性,那么女性与男性一样,也应该拥有修炼成仙的资格和生存发展的权利。正因如此,在道教中,女性成仙从不受任何歧视,大量的女性神仙出现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其中诸如西王母、圣母元君等女仙甚至享有高于男性神仙的尊贵地位。

非但如此,道家和道教进一步指出,「道」作为超越万物的最高存在,对待天地万物是不偏不倚、一视同仁。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即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太平经》亦云:「天道无亲,唯善是与」。既然大「道」无私,那么它对待世间男女决不会厚此薄彼,而是以众人平等为其内在本性和要求。这一点可以从老子的一段论述中得以证实,即「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就是说自然的规律就像拉开弓弦一样,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弦位低了就把它升高;有余的加以减少,不足的加以补充。在庄子看来,现实中之所以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和观念,是因为人们脱离了「道」的立场,「以物观之」和「以俗观之」(《庄子·秋水》)的结果。所谓「以物观之」道教的男女平等思想建立在它们的「道」论基础上,就是说人们囿于成见并各自从其成见出发看待对方,从而自是而非他,贵己而贱他,形成高下优劣的观念。所谓「以俗观之」,就是从流俗的观点来看,是贵是贱,不由自己决定,而取决于外在的因素。

由于「道」在不停地运行,道家和道教还提出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也会随之不断变化的观点。如庄子就坚决反对一成不变的社会等级秩序,认为人们的道德规范、社会的礼乐规范应该随着社会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庄子·秋水》云:「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盈,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意思是说,大道是没有终始的,万物有死生的变化,不以一时所成而为可恃;万物时而空虚,时而盈满,没有固定不变的形状。年岁不能存留,时光不能挽住;消灭、生长、充实、空虚、终结了再开始。这就是讲大道的方向,谈万物的道理。万物的生长,犹如快马奔驰一般,没有一个动作不在变化,没有一个时间不在移动,应该做什么,应该不做什么?万物原本会自然变化。《太平经》也谈到了在一定条件下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有可能发生变化的问题:「物有下极上极。今若九人,上极为委气神人,下极奴婢。下学得上行,上极亦得复下行」。推而论之,现实中男尊女卑的社会等级秩序并非天定,也是可以打破的,道家和道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它们的男女平等的愿望和主张。

由上可见道家思想特征,道家、道教对于男女平等的论证始终以「道」为根据。正是因为男女同「道」,两者在根本上具有同一的原理和同一的价值根据,因而他们的社会地位是等同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别。诞生在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家、道教能够从宇宙论的宏阔视角提出它们的平等思想,这一点几乎达到了现代平等观的高度。而它们之所以在两性地位问题上态度开明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这主要是因为道家、道教继承和发展了母系氏族社会尊崇女性的遗风。作为道家鼻祖的老子曾担任了周王室的史官,他饱读古书,深受上古文化之熏陶,于是继承了由母系氏族社会流传下来的各种习俗,其中包括尊崇女性的遗风。关于这点,老子自己予以指明:「执古之道,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道德经》第十四章)所谓「古始」,亦即中国文明之始。中国文明时代始于母系氏族社会,可见道家学说渊源甚古,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而老子之所以继承和发展这一遗风,又是为了对抗和批判男尊女卑的父权制度。众所周知,老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之际。老子作为由贵族下降而来的、带有没落奴隶主贵族痕迹的小生产者和自由农民这样一个阶级的代言人,对于当时的社会秩序极其不满,他试图以母系制对抗父权制,弥补父权制的不足,从而表现出对女性的尊重。随着道教对老子思想的吸取,也就间接地继承和发展了母系氏族社会尊崇女性的遗风。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够理解在崇奉男尊女卑的封建男权时代,何以存在另一种声音。

二、阴阳并重

虽然道学强调男女两性在根本上是同一的,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否定男女两性的差异。道学认为,「道」是通达于差异之中,在差异中得到体现,亦即「道」是包含着差异的。因此,男女之间不但存在一致性,而且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既包括生理差异,也包括文化差异。老子哲学就反映了这种性别差异意识。老子虽然没有直接探讨男女性别问题,但他所运用的雌性比喻却隐含了男女性格的差别,或曰可以引起男女性格特点的联想。如《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云:「知其雄,守其雌」,此处「雄」譬喻刚动、躁进,「雌」譬喻柔静、谦下,它们不仅是指两种不同的方法和原则,同时隐含了男女两性的性格特征;《道德经》第六十一章云:「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这又表明了女性的被动、雌静、谦下等行为特点。老子通过一系列比喻,阐述了女性具有「柔」「弱」「静」「不争」等气质特征,而男性具有「刚」「强」「躁」等性格特征。道教则是直接阐明男女性别的差异道教的男女平等思想建立在它们的「道」论基础上,并针对男女的性格和生理结构差异,分别提出了男丹和女丹这两种丹功修炼方法。道书《坤元经·广化大帝序》中就有关于男女禀性和形体差异的论述:「然考其禀性,男属阳则清,女属阴则浊。男性刚则急,女性柔则缓。男念杂易动,女念纯易静。男气动易泄,女气静易敛……斯禀性故谓各异。论乎形体,男喉有结,女喉无结。男乳小则无汁,女乳大则有汁。男基凸女基凹。男曰精室,女曰子宫……斯形质故谓不同。」由于男女两性的禀性和形体不同,因而其修炼功法亦应不同,即「男先炼本元性功,后炼形质命功。女先炼形质命功,后炼本元性功。男阳从下泄,女阳从上升。男逆修成不漏精,则曰降白虎。女逆修成不漏经,则曰斩赤龙。……男成真人,女成元君。斯功法故谓有别。」

道家和道教虽然承认男女两性存在生理差异和文化差异,但是并没有因此得出女性价值不及男性价值的结论。道学认为,男女两性的价值同等重要,即「阴阳并重」。

首先,从自然生化和生命延续的角度来看,男女或阴阳两性虽然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其自然价值是等同的。老子曾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即是说,阴阳在宇宙生成过程中同等重要。《太平经》也谈到这一点:「男子,阳也,主生;女子,阴也,主养万物。雄,阳也,主生;雌,阴也,主养……天下凡事,皆一阴一阳,乃能相生,乃能相养。一阳不施生,一阴并虚空,无可养也;一阴不受化,一阳无可施生统也。」「故天使其有一男一女,色相好,然后能生也。」如果缺阴少阳,事物则无法生长;如果缺男少女,人类则不能繁衍。「故纯行阳,则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则天不肯尽生。」可见,在人类生命的存续过程中,男女两性缺不可。尤其是女性作为人类生命延续的直接承担者,子皆「托生于母」,其地位和作用更是不应被忽视。

其次,从男女两性的生理特征和文化特征来看,女性的特征并不见得劣于男性的特征,她们甚至在某些方面占据优势,因而女人的性别价值和男人的性别价值也是等同的。老子在其著作中就多次谈到这一点。《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即深知雄强,却安于雌柔,作为天下所遵循的蹊径。这一命题一方面承认雄性特点的优势和价值,另一方面认为在处理社会政治问题的时候,雌柔原则更可取。在六十一章,老子赞美了女性雌静、谦下的特质,即「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在三十六章,老子强调女性「柔弱」的力量,即「柔弱胜刚强」。此类的说法还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等等。通过这些论述,可知老子的思想中不仅阴阳同重,甚至更重阴柔。道教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对女性的性别特征予以肯定,认为这些特征并没有构成女性修道的障碍。《女丹十则》云:「女丹之道至简不繁,女子之性纯全,女子之身安靖。但得一点功夫,便能彻底造就。不似男子之念颇多偏僻。」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也谈到这一点:「世间各种宗教,其中威仪制度,理论工修,殊少男女平等之机会,独有神仙家不然。常谓女子修炼,其成就比男子更快,男子须三年做完者,女子一年即可赶到,因其身上生理之特殊,故能享此优先之利益……在神仙家眼光看来,男女资格是平等的。若论做功夫效验,女子比男子快」。不过,道教又指出,在学道修仙过程中,男性也有其独到的性格优势,那就是能够尽快收心,不像女性那样容易为情所困。从生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道教对于女人和男人的性别特征的评价是中肯的,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

在那个视女子为小人的封建男权时代,道家、道教能够同时肯定男女两性的价值,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道学的「道」论为男女平等提供了哲学根据,那么它的「阴阳并重」思想则为男女平等提供了事实依据,从而更加有力地论证了男女两性的平等地位。

三、阴阳和合

道家、道教在「等男女,重阴阳」的思想观念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阴阳和合」的两性关系论。所谓「阴阳和合」,是指男女两性和谐共生,构成有机统一体。这种「和合」思想是在肯定男女之间存在差异和矛盾的前提下,追求两性之间的动态平衡及协调统一。它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其一,男女两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道学认为,「道」由阴阳二元素构成,如《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二」就是「阴阳」的意思;《太平经》亦云:「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由阴阳二元素所构成的「道」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只有阴阳相结合,「道」才能派生万物。单独的阴或阳都是不完整的存在,它们只有通过对方才能完善自己。故《太平经》曰:「夫天地之生凡物也,两为一合。今是上天与是下地为合。凡阳之生,必于阴中,故乃取于此地上人也」,「夫生者皆反其本,阴阳相与合乃能生。」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由男女两性构成的人类世界也是处于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只有男女相互联结、共成一体,才能创造出人类美好的生活,即「男女各出半力,同志和合,乃成一家」。单独的男人或女人都是不完整的存在,他们都需要通过对方才能使自己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就此而言,女性的存在是男性存在的根据,而男性的存在也是女性存在的根据,他们不能脱离对方而存在。是以《太平经》云「故有阳无阴,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有阴无阳,亦不能独生,治亦绝灭……故男不能独生,女不能独养」。

其二,男女两性相互影响、相互激励。道学认为,构成「道」的阴阳二元素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状态中,两者可以相互转换,即「夫阳极者能生阴,阴极者能生阳,此两者相传,比若寒尽反热,热尽反寒,自然之术也。」正是因为阴阳二元素的良性互动,「道」才能够获得丰富的内涵,才会存在多彩的世界。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太平经》云:「和合夫妇之道,阴阳俱得其所,天地为安」,实际上承认了男女两性也是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中。这两者一方面相互影响,「阳变于阴,阴变于阳」,从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另一方面彼此激励,「阴气阳气更相摩砺」,共同面对艰难人生。通过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过程,男女双方最终应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即「和谐」状态。而整个过程就是老子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冲」,即交冲、激荡。在这一过程中,阴阳或男女之间虽然也会存在冲突与对立,但更多的是和谐与互补。

道家、道教非常重视阴阳平衡问题。庄子云:「是直以阳召阳,以阴召阴,非吾所谓道也。」(《庄子·徐无鬼》)即片面强调阴或片面强调阳皆失之偏颇,并非「道」的本义。庄子认为,只有「阴阳和静」(《庄子·缮性》)、「阴阳调和」(《庄子·天运》),才是「至道」。「至道」并非「阴阳并毗」:各行其道而互不相干的分裂状态,而是指阴阳两性互补相济、颉颃相错的提携、坎陷状态。道教更是重视男女两性的和谐与平衡。我们可以看到,道教的神仙世界一般实行男女对偶的局面,如梁代道士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第二等级中,玉皇大帝居中,左有三十名道君,右有三十名女真,男女班列,共享祭供。另外,道教教义强调修炼过程中男女之间的伙伴关系,倡导夫妻同修、双补双益,由此涌现了张道陵夫妇、张衡夫妇、张鲁夫妇、孙不二夫妇、刘纲夫妇等多对神仙眷侣。道教甚至认为,男女的和谐与平衡是维持人类生生不息的必要条件,如果对其加以破坏的话,必将遭到老天的惩罚。

《太平经》曰:「今天下失道以来,多贱女子,而反贼杀之,令使女子少于男,故使阴气绝,不与天地法相应。天道法,孤阳无双,致枯,令天不时雨。女者应地,独见贱,天下共贱其真母,共贼害杀地气,令使地气绝也不生,地大怒不悦,灾害益多,使王治不得平。」正因如此,道教呼吁人们应遵循「阴阳和合」的原则,因为它是「道之根柄也。阴阳之枢机,神灵之至意也」。道教的「阴阳和合」思想虽然带有某种神学色彩,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一思想包含了两性合作与对话的因子,强调了男女之间的交融互补,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男女关系模式。

道家主张「合阴阳,延天命,通神明」,其性观念的主旨落脚在养生和得道成仙上,把性作为个人修炼与超越生命的手段之一,要求个人的性行为应首先并主要地服从于养生和得道成仙的根本目标。在此目标指导下,他们极少提及夫妻和婚姻,而看重两性结合本身及性交形式,坚持性的神圣、神秘、壮美、平等观念,把男女两性关系及性行为摆到极高的地位。道教经典唐代里贯的《洞玄子》开篇第一句即:「夫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人之所上,莫过房欲。法天象地,规阴矩阳」(转引自宋书功编著《中国古代房室养生集要》),意思是天地万物之中,人是最可宝贵的;而人类所向往和看重的,没有什么能超过性欲。人的性活动取法于天地,遵循着阴阳的大道理。他们认为,性交不仅能完成人类繁衍的任务,而且能使性交者尤其是男人恢复元气,将性看成是一种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之道。为实现这种修炼、养生的文化理想和目标,道家还创造出许多精致的性交技巧规范的房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