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陶渊明

鲍照有诗云:“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说的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命运,而同一个人也常常会面临歧路徘徊、何去何从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于内心丰富的陶渊明也不能避免。他一辈子在仕与隐、贫与富、生与死、激荡与飘逸诸种矛盾中思考和抉择,“托体同山阿”之后,悠悠千载,声名起伏如层波叠浪,其为人和作品也在争议中“横看成岭侧成峰”。

但纵然存在诽谤,陶渊明却始终像他家乡的庐山一样,雄伟秀丽且不失洒脱,在褒与贬中超然挺立。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问,“陶渊明”过时了吗?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是隐逸诗人还是伟大诗人?

南朝梁代著名文论家钟嵘在《诗品》中提出,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样的评价,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当时隐逸诗人或者说隐士作诗已经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隐逸,隐逸本身就体现出一种被肯定的独立价值。即人本身不仅仅只有出仕治国、平天下才有意义;在隐逸之中崇尚自然,追求个体自由和兴趣、性情等方面的满足,也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诗品序》云: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隐士安顿愤懑、孤寂等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诗歌创作来进行抒发和释放。这个时期出现的一批隐逸诗人中,陶渊明是最出色的,所以被推举为“隐逸诗人之宗”。

另一方面,从历史传统来看,中国古代的隐士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狂接舆、荷蓧丈人、长沮、桀溺等开始就很少有作品流传下来。到了两汉时期,隐士作品也极少,而且基本不见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写诗的隐士才开始增多,但集中反应隐士生活和心态的很少见,可称为隐士文学代表的人物难以找到。而陶渊明弥补了这一不足,他既过着隐士的生活,又把隐士生活用文学的形式书写出来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关系,赋予审美化,使之成为一种可以审美感知的生活方式。

可以说,是时代思潮和历史传统这两个因素,造就了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称号。所以,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仅仅把陶渊明看作“隐逸诗人之宗”是有局限的,或者说仅仅把陶渊明看作隐逸诗人是不够的,因为这概括不了陶渊明。

陶渊明除了写到隐逸生活之外,还有他独到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他在诗歌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日益被大家承认之后,就不仅仅是一个隐逸诗人了,他成为进入文学史的大作家中非常著名的一位。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屈原之后能够写出自己个性的诗人首推陶渊明。陶渊明超越了“隐逸诗人”,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达到的思想深度,都可以使他跻身于一流诗人和的行列。

随着陶渊明文学史和文化史地位的确立,像历史上任何一位圣贤一样,他身上的光环日渐耀眼,乃至用“伟大”才能形容。陶渊明是位了不起的诗人,也是思想深刻的哲人。他认真地生活,仔细地谛听内心的需求;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他性灵的流淌。

从“人生有道,衣食固其端”: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哲思主要是从生活中感悟的,是带着生活原始气息的活生生的有机思想,经历过生活和心灵的酿造,寓理于生活、形象和情感之中,与空洞的、机械的说教截然不同。

二、是逃避怯懦还是大智大勇?

很多人以现在的眼光来质疑陶渊明的“隐逸”,觉得他选择隐士生活是对现实的逃避,是不负责任,甚至懦弱的表现,这实在是一个误解。

从提出这种观点的人的立场来看,我们不否认他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但是如果敞开宽容的胸怀,站在当今尊重每个人个性选择的立场来看,这个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隐逸不是陶渊明懦弱的表现,而恰恰是陶渊明大智大勇的表现,这不是一般人能够选择、愿意选择、选择之后能够坚持到底的勇敢。

陶渊明也曾经在仕途上奔波过,甚至从二十岁奔波到四十一岁。孔子说四十不惑,他追求到四十岁以后,也对人生有了更彻底、更深刻的理解,不论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家族条件、时代条件,还是从他个人努力的最终结果看,他在仕途上不可能再有大的作为,更不可能再像他的祖上陶侃那样建立赫赫功勋。何况时局也不是他可以改变的,尤其后来刘宋王朝的开创者刘裕,当时已成为朝政的实际把持者,改朝换代是早晚的事。

从大的文化理想来看,陶渊明对晋朝是有所留恋的,但种种因素告诉他: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出仕之道被堵死了,通过仕途来济世弘道走不通了。在个人的性格方面,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小时候就喜欢随任自己的性情做事,人越大往往对自己的性情把握越准,有些不愿意做的事就真不去做了,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一内在需求,可很少有人能勇敢地把他出于功利目的、不乐意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扔掉。

选择一条艰难的道路,随任自己的性情发展,没有大智慧、大勇敢是难以做到的。大智慧就是你对人生想透了,大勇敢就是说即使仕途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利益,哪怕是可以酿酒的庄稼,也干脆不要了,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挪到今天,设想一下,一个做县长的抛弃原有的一切,到田里种地,这是很困难的,不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做不了这样的选择。

陶渊明并不是不负责任。实际上,他归隐也有痛苦的时候,这从他的诗句“淹留岂无成”可以看出来,他反复考问自己,而思考的结果是在隐逸生活中也会有所成就,那就是:守死善道,一辈子行善并固穷守节,通过节操的修行来影响风俗,影响周围的人,甚至影响后代,使人心向上,他也确实做到了。

另外,他对家庭是负责任的。他的同道“浔阳三隐”之一的刘遗民归隐做了和尚,抛弃老婆孩子到山上面壁修行,并写诗给陶渊明让他一起归隐,但陶渊明说“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为了亲朋好友的缘故,舍不得离开他们去独自隐居。庄稼就要播种了,还得去种庄稼;孩子们要吃饭,他要考虑一家人的糊口问题。

陶渊明跟一般孤僻归隐的人不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称陶渊明为隐士是不大合适的,实际上他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有道德操守、有文化修养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关系,同时双脚踩在土地、灵魂在蓝天飞翔的一个诗人。他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而且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负责任的人。那种认为陶渊明的归因属于逃避责任的观点是非常概念化和空洞的。

三、是过时的点缀还是现实的典范?

陶渊明是读书人回避不了的的话题,在历史上,他仿佛只是文人雅士不断吟咏和书画表现的对象,是追求物质生活之外的风雅点缀。在我们这个注重利益的时代,很多人连他的风雅也怀疑了,总是功利地询问:读陶渊明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有意义,人们又该怎样定位陶渊明在我们心中的位置?

陶渊明在庐山脚下干干净净活了一辈子,这不是具备一般文化修养的人能够做到的。他高洁的一生至少启示我们:当代人不论受到物质欲望多大的冲击,都不应忽视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坚持,这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方面。因为我们现代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外在社会的诱惑丰富且复杂,那么如何获得一种智慧,以大智大勇的态度坚守自我的精神和灵魂,活得踏踏实实,这是最重要的。

人如果完全把坚守的理想放弃了,那是很危险的。一个人放弃了就是一个人的堕落,一个社会放弃了就是一个社会的堕落,一个民族放弃了就可能是它在未来的历史中消失的前兆,这是肯定的。

而没有高远追求的民族,将来很可能消融于其他民族之中,就像一个人把自己放弃了,一辈子没有自己的东西,成为别人的尾巴和附属。比如,封建时代的女性也是很有才华的,但从总体的文化创造和贡献来说,就没有男性大;因为封建文化将女性作为附属性别来看待,使她们的独立意识和理想追求衰弱了,结果就是女性埋没了天才,埋没了自我。

具体到现实生活中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关系,一个没有理想的人进入社会,就可能成为一个随波逐浪的人,也可能在波浪中活得很滋润,但仅仅是波浪中的泡沫而已,而不是能在波浪之上随意驾驶船只到达自己目的地的人。

陶渊明对待自然的态度也值得现代人高度重视。现代的生活方式,尤其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对外在事物的态度是攫取,是一种占有和奴役的方式,不是尊重外物的方式。对自然的利用,总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随意破坏、砍伐、屠杀,而不是当作可尊重的对象来互通有无。

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开辟了一种永远值得借鉴的与自然相处的方式,既尊重了自然,也满足了人的自身需要。人们可以合理地开发自然,但自然本身所拥有的原生态的东西不应去破坏。

比如,陶渊明家乡鄱阳湖地区的仙鹤曾被大批猎杀,场面非常残忍,这种纯功利式的猎取实在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破坏。过度侵犯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自然会反过来惩罚人类,所以说人和自然相处的最佳方式,就是这种带有田园意味的、人与万物和谐相处的审美生活方式。

总之,在历史的争议中,陶渊明不可能再辩解了。但他用自己六十三年短暂人生的认真实践和一百多篇作品的真诚书写,为我们留下了永远秀丽的一道风景线,像桃花源一样具有永恒的文化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