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道家思想与人生修养(一)

一、道家思想简介

二、道家思想与人生修养

一、道家思想简介

道家思想最早追溯到上古时期。春秋时,大思想家老子撰写《道德经》五千言,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所以一般认为,老子是中国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或安徽涡阳)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他一生只留下一本《道德经》著作,又称《老子》.全书共八十一章.虽只有五千多个字,但言简意赅【每日一题】道家思想与人生修养(一),博大精深,是世界哲学史上的瑰宝。目前在全世界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先生所言:"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

老子以后,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县或安徽蒙城人),曾任漆园吏。 庄子也流传后世一本书,书名就叫《庄子》(又称《南华经》),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由于庄子对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做了很多贡献,也成了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人常把他们并称为“老庄”。犹如孔孟之道代表儒家思想一样,老庄之道也代表了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主要有哪些呢?

《汉书.艺文志》记载:“道家者流,……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意思是说: 道家这个流派,知道秉持要点把握根本,守着清静无为,保持谦虚柔弱的态度;这就是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

这里说的秉要执本,就是秉持要点把握根本。什么是道家思想的根本呢?就是一个字:道。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是世界的最高真理,也是最高哲学范畴。人只有处处遵道而行,才能获得身心最大自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道德经》一书中,“道”这个字出现了74次。《庄子》一书中,“道”出现了375次。

围绕这道这个核心,道家主要思想大致有下面三点:

1、道生万物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这段话意思就是:“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它寂静无声啊,又空虚无形啊,它独立长存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止息,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

细细品味老子这句话,有好几层重要意思:

首先,这个“物“比天地诞生还早,“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所以可以认作宇宙本源。

其次,这个本源的东西是物质的,但尚不清楚是单一物质还是复杂物质,甚至不清楚是实际物质还是抽象物质,所以叫“混成”。“混成”这个词用得非常好,代表“混沌状”,浑然为一,没有区分;因为有分别就不是道了,所以我们说道是一不是二。

再次,这个物质形态类似于气态特性,“寂兮寥兮”, 既没有声音,也没有形状,说明它具有无声无形的特征。它不仅“独立而不改”,还“周行而不殆”,说明它既具有独立性,不随着天地万物的变化而变化。又具有运动性,由运动产生万物。这些都是 “道”的基本特征。

老子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可以理解成道生一,一是太极;一生二,二是阴阳;二生三,三是阴阳配合;三生万物,万物是万事万物。老子在这里明确指出"道"创生万物的过程。由此我们看到,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既不是宗教说的上帝或神创造世界,也不是西方科学家所说的那种静态的毫无生命力的“世界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的宇宙构成论。”道家之道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道生万物,这是一个生生不息,连绵不断的创造过程。值得人去效仿。

2、道法自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就是人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道遵循“自然”的法则。

人与大地是最近的,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那么人就应该按照"地"的特性去做事.比如:要到肥沃的土地上种庄稼,在地势平坦的地方盖房子.不能在旱地上种水稻,在地势险峻容易塌方的地方盖房子。所以叫人法地。

"天"有四季轮转、昼夜交替的变化,那么"地"就会给予响应.比如:春季萌生夏季生长秋季旺盛冬季则凋零,地的变化就取决于天的变化.所以地法天。

然而因为"道"揭示的就是天地万物变化的总规律,天的四季轮转,昼夜交替规律是属于道的一部分,所以要"天法道"。

但道的运行与变化并不是有什么外力支配的,它是阴阳交合,“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自然而然,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叫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规律。它要求我们做任何事都要遵循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执著。老子说要"去甚,去奢,去泰"。摒弃那些过渡的、夸大的、极端的行为。比如前些年我们为了发展经济,过度破坏自然资源,造成现在的雾霾;有些贪官拼命敛财,最后身败名裂。这些都是不能顺道而行导致的后果。

3、天人合一

在道家看来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的和谐统一。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主要思想:道生万物、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二、道家思想与人生修养

道家是从研究自然界运行规律入手,从而引入人类应该遵循的若干准则。两千多年前的道家圣贤,给人类提出哪些人生修养建议,这些建议对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时代的我们,还有哪些现实意义呢? 1.贵柔不争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因为水的特性是做好事利万物,但又柔,不争,所以老子认为水的特性接近道。人要顺道而行,就要学习水,柔【每日一题】道家思想与人生修养(一),不争。但柔不是整天无所作为受人欺负的烂老好,而是寓天体刚健有力运行于内,柔弱圆润在外,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

失去了刚健有力光讲柔,就没有生生不息,没有创造源泉,那不是老子本义。所以老子说: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一切事物对立面都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据说老子的老师商容生病去世前,曾经问过老子:“人是先有牙齿,还是先有舌头?” 老子回答说:“先有舌头,因为人一出生就有舌头了,牙齿是后来长出来的。”这时候商容张开嘴巴,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已经掉光了。”又问:“舌头呢?”老子说:“还在。”商容说:“你知道为什么牙齿晚生而早落吗?因为它过于刚强。而舌头为什么得以长存呢?因为它柔软。这个道理不仅对牙齿如此,天下万物万事也都如此啊!”

2. “无为而治”

道家崇尚自然,提倡道法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说,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要注意的是,道家讲无为,并不是不做事,不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做事。从做事目的讲,要淡泊个人名利,只追求悟道大目标;从做事方法讲,要只按对的方法做,不瞎折腾;从做事程度上讲,要按最小原则去做,不得已而为。老子讲人生有三宝,其中之一就是俭。吃饭有一个菜够了,就不烧两个菜;有一件衣服可以御寒,就不买第二件。俭朴人生的目的一是顺应天道,不过度消耗资源。现在政府提出开发和保护并重,就是这个思路。二是如庄子所说,“嗜欲深者天机浅”,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过度追求物质富有,就会背“道”而行,对道的领悟就肤浅了。

西汉学者严遵,隐居不仕,在成都以卜筮为生。每天只帮几个人算命,赚足了日常生活所需后便不再替人算命。专心研究和讲授《老子》。著有《老子指归》传世,使道家学说更系统和条理化。蜀有富人罗冲者,为君平具车马衣粮,君平曰:“我有余,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余?”冲曰:“吾有万金,子无担石道家思想体系,乃云有余,不亦谬乎?”君平曰:“不然。吾前宿子家,人定而役未息道家思想体系,昼夜汲汲未尝有足。今我以卜为业,不下床而钱自至,犹余数百,尘埃厚寸,不知所用,此非我有余而子不足邪?”冲大惭。君平叹曰:“益我货者损我神。”

道家认为,只有顺应天道,无为而治,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致虚守静”

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修道方式。"致虚极",就是要把自身对世界认知的主观意识完全去掉,达到空和虚的极致状态,才能够领悟天地和人生大道。"守静笃",就是要守住自己求道初心,保持笃定,不受外界负面因素干扰,最终才能真正的求得"道"。这是道家提出的修行方式。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是走的道家修身之路。

现在社会发展节奏太快,以至于不少人心情浮躁,难以静下心来反思人生,甚至不知心安何处。按照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方式修身,可以使我们整个身心和社会、自然保持高度和谐一致,最终悟道顺道行道道家思想体系,诗意般生活在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