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周易》的四种应用的方法

今天分享《系辞上》第十章的笔记,第十章主要讲的是《周易》的四种应用的方法。

《周易》的用处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周易象辞数研究,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周易》中记录了圣人应用的四种方法,分别是,辞、变、象、占。

用来指导言论、发表言论时,应该注重《周易》的卦辞、象辞、爻辞、还有彖辞,要特别注意这个辞的思想。

因为万事万物只要有所行动,就会有所变化,因此,用来指导有所行动或者希望有所行动的人,要注重《周易》所指示的阴阳变动之道的规律。

用来指导制作工具时,要特别重视事物的现象,《系辞下》第二章说“观象制器”,通过观察现象创造出新的、有用的工具周易象辞数研究,其中还列出了十三个具体的案例。

用以卜卦时会特别注重其占就特别注重占和卜的结果。

《周易》四方面的应用

是以君子将以有为也,将以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君子在学习《周易》最初时,将要有所作为时,将要有所行动时,要问道于卜筮,按照卦辞和爻辞的指导去行动,就能够知道未来事物发展的情况。如果不是做到天下最精密,又怎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换句话说,就是把《周易》中的卜卦的部分研究到“至精”的境界,不管是远的、是近的,还是看不见的深奥事情,都能知道未来事物的吉凶趋势。这只是易学最低的层次,如果再进一步,就需要知道其中数与象的变化。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周易象辞数研究,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於此。

“参”字大多数人认为是三。但你说是“三”吧,可在《系辞传》其他的文句里怎么不用“参”字呢?比如《系辞下》第九章提到“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所以,我认为“参”,是参考,也是参与。

将天数有五个,一三五七九;地数有五个,二四六八十,也就上一章提到的“大衍之数”的变化,把天数和地数综合参考来寻求其变化的规律,也就“蓍草起卦法”。

“错”指相互交错;“综”指上下。通过蓍草的“分二”、“挂一”、“揲四”、“归奇”,错综往复推演卦爻,得出了六、七、八、九之数得以立卦。

还有在易学中有“错卦”,“综卦”的说法,错卦,是阴阳爻错的意思,错卦的理是立场相同,目标一致,可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见也就不同了。比如,水雷屯卦的错卦是火风鼎卦;“综卦”,就是把原来的卦反过来看,水雷屯卦的综卦就是,天水蒙卦。

“遂成天地之文”,“文”字在古代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线条交错的图形,就是纹理。就是说,精通了天地的变化,就能通达天地的纹理;穷尽了相互交错的变数,就确定了能够体现天下万事万物的现象。不是天下最极致的变化,还有哪个能做到这些呢!

也就是说,明白了《周易》的变化和定数,便能确定天下事物的现象。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周易》最高的境界就是“无思也,无为也”,就是说,在观察一件事物之前,做到不起心动念,静到极点,完全静止,没有任何想法,没有任何主观意识,要保持寂静不动的状态,然后去慢慢地感受体悟,才能逐渐通晓天下各种人情事理的缘故。不是天下是最高明学问,还有谁能做到这些呢!

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尽力使心灵达到虚寂的状态,保持住这种宁静的状态。然后观察万物,从而发现其往复的道理,也就是“遂通天下之故“。

如何才能致用呢?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夫”字是发语词。在文言文中,凡是发挥议论和见解,多数会以“夫”字开始。《周易》是圣人用来深入研究宇宙万物,最深处的根本和微妙变化的。

因为研究深到了极点,所以可以能通达天下一切人类的思想;因为极其微细(每日一题)《周易》的四种应用的方法,所以能成就天下一切的事务;因为研究到了神妙之处(每日一题)《周易》的四种应用的方法,所以能看上去不紧不慢的,可速度却非常的快,看上去没有行动,目的却达到了。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孔子说:“《周易》中包含圣人之道的四个方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圣人的应用之道,便是通过《周易》的四个重点,辞、变、象、占,做到“无思”、“无为”、“极深”、“研几”,而达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今天的笔记,差不多就到这里了,这是我学习《系辞传》第十章的笔记,我的理解不一定是全对的,我只是把自己的一些心得提出来,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