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占元 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

2014年2月3日是农历正月初四,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先后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和大山深处的占元村,祭奠孙占元烈士。他们跪拜孙占元烈士塑像,禁不住潸然泪下,泣不成声。

这三个人是何许人?他们来自贵州省黔西县,是抗美援朝二级战斗英雄易才学的后人,分别是易才学的儿子易新黔、儿媳曾丽丹和孙子易毅。

易占元 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

易才学和孙占元在抗美援朝时都在一个排,当时孙占元担任排长。在上甘岭战役中,孙占元带领战士们英勇杀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战斗篇章。孙占元在双腿被炸断的情况下,仍然坚守阵地,指挥和掩护易才学等战士炸掉了敌人的4个碉堡,消灭了多名敌人。在被敌人围困的时候,孙占元毅然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1953年1月7日的《人民日报》曾以《孙占元和易才学》为题,报道过他们的英雄事迹。

易占元 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

易占元 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

送给烈士的礼物:一双皮鞋

农历正月初四下午,易新黔一家三口走进了林州市烈士陵园,他们想祭拜孙占元烈士。正在值班的工作人员宋俊平问明了他们的身份和来意,深受感动,热情地为他们讲解。

易占元 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

易新黔告诉宋俊平和记者,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父亲易才学回国,1985年转业到贵州省黔西县任职。在上甘岭战役中脑部受伤的老人虽然不愿意过多地提起上甘岭的事易占元 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但是经常提起孙占元,说孙占元是救命恩人。每年春节,易家祭祖时都要给恩人孙占元烧上一炷香。2005年3月,老人在弥留之际叮嘱易新黔,将来一定要代他到孙占元的故乡去看看。

行至孙占元烈士纪念馆前,易新黔一家三口向孙占元烈士塑像三鞠躬,然后又跪在地上,各磕了三个响头。易新黔说:“孙伯伯,我们来看望您了!”

走进纪念馆,三个人又跪下来。易新黔将随身带的一个纸盒子打开,拿出里面的一双新皮鞋捧在胸前,眼含热泪说:“孙伯伯,我们来给您送皮鞋来了!”易毅跪在地上,哭着说:“孙爷爷,我和我爸爸、妈妈给您送皮鞋来了!”

易占元 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

一家人为什么要给孙占元烈士送皮鞋呢?易新黔说:“我父亲在世时告诉我易占元 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当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时,谈起战争后的打算,孙伯伯曾说过,将来能穿上一双皮鞋,站到北京天安门前照一张相,回到家再娶个媳妇,就心满意足了。可是,孙伯伯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我们今天来,就是想替孙伯伯了却一桩心愿。”

易占元 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

送给烈士故居的礼物:一抔黄土

在孙占元烈士纪念馆,易新黔一家三口用手机拍下了纪念馆内外的实物和资料。走出林州市烈士陵园,天已经擦黑了。但是,三个人坚持要赶到50公里外的占元村。

当天20时许,记者同他们三人穿过夜幕走进了太行山深处的占元村。时任占元村党支部书记孙软锁和时任村委会主任孙合喜闻听易才学的后人要来,早就在村口等着了。初次见面,5个人就像亲人一样拥抱在了一起。“虽然咱们以前从未见过面,可是咱们早就是一家人了!”

易占元 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

在孙合喜家吃过饭时,易新黔一家三口同孙软锁、孙合喜一起畅谈着占元村的变化,翻阅着好多记载上甘岭战役的历史资料。

吃过饭,他们一起去参观孙占元烈士故居。进入室内,他们面向孙占元烈士塑像三鞠躬。站定后,26岁的易毅却跪了下来易占元,含着泪说:“孙爷爷,如果您活着,今年您应该是89岁,我给您拜年了,给您磕89个头。”谁拦他也不听,坚定地以头触地磕完了89个头。

易占元 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

易毅去年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现在在北京一家建筑企业工作。他说:“没有孙爷爷,就没有我们一家人!”

之后,易新黔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个小塑料袋,举过头顶,三人一起跪下。“孙伯伯,这是我父亲坟头的黄土,我带来了两抔,一抔土带到您的故居,另一抔土准备将来带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您的墓前。孙伯伯,我父亲在世的时候经常念叨您,您二位老人在天有灵,今天可以相见了。”易新黔说。

易占元 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

当天夜里,易新黔告别了占元村,赶赴安阳高铁站。他们还要到信阳去看望上甘岭战役的另一位功臣张继发。

易占元 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走进林州市烈士陵园

记者感言:英雄豪气贯长虹,烈士精神传千秋。有时候易占元易占元,我们会觉得,英雄距离我们很遥远。可是,英雄后人追寻烈士足迹的感人故事告诉我们,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英雄就活在我们心间,英烈精神代代相传,就构成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