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问题

广州市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

荔湾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的中心老城区,因拥有“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千年名胜荔枝湾而得名。近年来,荔湾区在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和文化强区的战略要求,以文化来引领现代化商贸文化旅游区建设,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核心区,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精髓,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区、中国曲艺之乡、广东十大传统美食之乡,沙面街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4年,荔湾区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

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核心区,关键是活化、复兴、传承老广州的历史,保持城市发展的基因和根脉。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座城市整体风貌、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的历史见证与真实写照,是荔湾极其重要的文化名片。本文拟以沙面历史文化街区为重点个案,探讨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问题。

一、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的基本情况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布了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风貌区的情况:广州现有26片历史文化街区、19片历史风貌区。其中,荔湾区有历史文化街区14片,历史风貌区2片,其拥有的历史文化街区数量在全市11个区中位居首位。荔湾的14片历史文化街区分别是:沙面历史文化街区、上下九—第十甫历史文化街区、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逢源路历史文化街区、多宝路历史文化街区、宝华路历史文化街区、华林寺历史文化街区、和平中历史文化街区、光复南历史文化街区、光复中历史文化街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2片历史风貌区分别是:聚龙村历史风貌区、珠江广州河段历史风貌区。

荔湾区的14片历史文化街区各有特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择其数片,可以看到荔湾浓厚的人文风情和西关韵味。

上下九—第十甫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上下九、第十甫路,东西走向。东起人民南路,西至恩宁路口,全长1218米,是广州市保存较完整、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传统商业街,“青砖、麻石、木趟栊”展现了地道的西关风情。清末民初,已有商人在此路段经商,保存有百年老字号莲香楼、陶陶居,西关风味老店皇上皇、沧州腊味等。1995年,上下九—第十甫商业街开通成为广州市首条商业步行街。1997年被评为“羊城十大旅游美景”之一。目前全路段共有各类商业店铺3000多家,成为集商业、饮食、娱乐、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商贸旅游中心。

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文昌北路西侧,原为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开辟的宝华西关大屋住宅区的一部分,是广州市保存完好、整齐并具一定规模的西关传统民居街区。街巷为东西走向,长约130米,宽约6米,共30余栋,40多个门牌号,排列紧密,皆为民居。街内石板台阶,脚门、趟栊及板门基本配套,保存状况完好。2000年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全街外立面进行了整饰。

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西关最西端,包括逢源大街与荔湾湖两部分,总面积51.94公顷。其中,逢源大街的范围南至三连直街,北至泮塘文塔,西至上支涌,东至龙津西路,核心保护范围面积2.76公顷,建设控制地带4.21公顷。逢源大街包括泮溪酒家、龙津西路逢源大街、西关上支涌一带三角地段,地段内有仁威庙、小画舫斋、文塔、泮溪酒家、区博物馆、蒋光鼐故居等文物保护单位和海山仙馆、荔枝湾、昌华苑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址,仍保留有较为完整的西关大屋以及泮塘舞狮、“扒龙舟”等民间风俗。荔湾湖的范围包括荔湾湖公园现状边界及泮溪酒家,核心保护范围面积29.6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15.35公顷。

昌华大街位于多宝路昌华大街昌华苑,北至多宝路,东至恩宁路,西南以昌华涌街为界。据传为南汉“昌华苑”故地一部分。昌华大街小区内的房屋都是单门独院的小别墅居多,风格各异,有民族色彩的,有仿西欧风格的,也有揉合了东西方建筑元素的。

恩宁路东至宝华路,北至多宝路,西南至恩宁路金天观历史文化街区洪恩街规划图,保存有全市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辖内有八和会馆、李小龙故居、泰华楼等文物建筑,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情和西关文化特色。

聚龙村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是广州市城区保存得较完整的古村落群,其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浓厚的岭南特色。现存房屋19幢,均为两层青砖楼房。聚龙村建有七条街巷,按井字型平面布局,整齐美观,错落有致,每座民居院落占地约二百平方米,坐北向南。2000年12月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问题,聚龙村被广州市政府定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2002年,该村16、17、18、19号还被确定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荔湾辖区内共有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区级文物保护和文物线索单位198处,现存的街巷、骑楼和旧民居基本反映了民国时期广州的历史风貌,“青砖、麻石、木趟栊、满洲窗、硬木大门”展现了浓郁的西关风情。还有12个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粤曲、玉雕和木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的主要做法

文化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历史文化街区则是城市文化的肌理。2009年以来,荔湾区按照“挖掘岭南文化符号,整理岭南文化DNA”的思路,整合历史资源,精心打造荔枝湾文化休闲区、沙面欧陆风情区、十三行商埠文化区、水秀花香生态文化区和上下九商业步行街等“五区一街”特色街区,坚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旧城改造相结合、与打造宜居宜商宜游的城区环境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坚持“政府主导”,大力实施以文化引领和有机更新的旧城改造理念

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均属老街老巷,不可避免地涉及旧城改造问题。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荔湾区坚持以“政府主导、妥善安置、抽疏人口、改善环境,保护文化”为基本原则,努力做到明确一个目标(“三旧”改造政策期限),先行科学规划,统筹三个关系(旧城改造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旧城改造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旧城改造中“更新”与“保护”的关系),大力做好三个保护(保护历史、保护文化、保护城市记忆),强化市场运作,破解拆迁难题。大力实施以文化引领和有机更新的旧城改造理念,严格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定,在旧城历史文化街区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原则,保护现有空间布局及改善人居环境,延续旧城的历史风貌和格局,保持旧城的原有肌理、尺度和色调,逐步恢复西关大屋、骑楼、海山仙馆等文物建筑的原有面貌,保护城区的历史文脉;在历史文化街区采取“政府主导、整体保护修缮”的改造模式,由政府对辖区内的西关大屋、名人故居等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

(二)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历史文化、为民改造宗旨,积极稳妥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亮点项目

荔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总体思路,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传承西关文化,增强城区活力。

一是启动恩宁路旧城改造项目。恩宁路一带建筑大多属于危破房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问题,生活设施简陋、消防隐患突出,严重影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0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恩宁路的旧城改造。在改善民生的同时,加强对恩宁路改造项目中广州文化特色元素的保护开发,如700米的骑楼街、李小龙故居、泰华楼、八和会馆、宝庆大押、西关大屋等,力求通过“拆、改、留”三种改造形式实现美化、绿化、生态化,将恩宁路项目建设成为具有浓郁西关风情、延续传统生活氛围、体验岭南民俗情景的精品消费区和荔湾老城区怀旧旅游的人文休憩中心。2012年12月,广州市名城委审议通过规划,恩宁路被增补为历史文化街区。

二是大手笔打造荔枝湾文化休闲区。荔枝湾位于逢源大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自然景色优美、文化名胜集聚、美食小食荟萃。2009年以来荔湾区投入3.5亿元进行荔枝湾复涌工程,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和改造,恢复亭台楼阁、湖光水色,现在荔枝湾已成为广州旅游的地标性景点,力争未来成为集文化休闲、文化创意和文化产权交易三位一体的特色街区。

三是完成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整饰改造。荔湾区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程,通过对上下九—第十甫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对街巷、绿地、小广场进行整饰改造,促进步行街商圈的繁荣,同时将沿线的骑楼、名人故居、会馆、寺院等景观要素有机连成一体,改善步行街的空间景观效果。

(三)坚持“文化引领”,将文化和生态贯穿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利用始终

一是坚持以点带面,打造文化载体。按照“挖掘荔湾岭南文化符号,整理岭南文化DNA,串成一串珍珠”的要求,以点带面,高标准、高起点打造以“五区一街”(荔枝湾文化休闲区、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区、沙面欧陆风情旅游区、十三行商埠文化区、荔湾水秀花香生态文化区和上下九商业文化步行街)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商业街区,把历史建筑的保护提升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改造相结合,打造好实体平台、文化服务、文化精品等载体,彰显西关商贸文化、建筑文化、工艺文化、民俗文化等岭南文化元素,努力提升荔湾的文化品格和城市品位。

二是彰显文化品牌,展示独特魅力。重视文化保护与更新发展相结合,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充分挖掘、展示荔湾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先后修复了锦纶会馆、文塔、詹天佑故居、蒋光鼐故居、海山仙馆等一批带有深刻城市历史印记的文物建筑,芳艳芬故居已确定保留;保护饮食老字号和名小吃,举办西关美食节系列活动,开发西关五宝工艺,支持仁威庙会、生菜会等民俗活动,与文化景点串成“西关一日游”经典线路和内容,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城市文化品牌。

三是发展文化事业,延续文化血脉。利用文艺作品、文化雕塑、公益广告等形式,对荔湾文化进行具体化、形象化的展示;积极开展西关小姐评选等各类艺术节、展演、比赛等文化活动,增强群众对西关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市民保护与传承荔湾历史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擦亮“中国曲艺之乡”的品牌,在荔枝湾文化广场举办穗港澳粤剧日展演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把文化传承理念贯穿到社区文化活动和青少年教育中去,努力夯实荔湾历史文化保护的群众基础。

三、沙面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实践

位于荔湾区的沙面是中国近代史的活的博物馆,是展示近代广州历史、文化和生活风貌的重要历史文化街区。沙面曾称拾翠洲,坐落在珠江岔口白鹅潭畔,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宋、元、明、清时期,为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至今,沙面岛上保留着150多栋欧式风格建筑,其中53栋为全国重点文物。沙面上林立的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巴洛克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的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风情的欧式建筑群,堪称广州的一大文化名片。“到广州必到沙面”,已成为许多游客的共识。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指出“沙面是整体保护的街区,规划控制为外事、旅游、绿化风景区,应保护和恢复原有建筑风貌和绿化环境。一般不得拆建或扩建,外装饰风格应与环境相统一,原有的绿地和活动场所不得侵占。”1992年,沙面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区。1996年,“广州沙面建筑群(清)”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沙面历史文化街区”被广州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广州和荔湾对沙面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工作非常重视,近年来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多项规划。2000年,广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广州沙面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区整治规划》,为沙面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进行了技术储备。2001年,广州市文化局编制的《广州沙面建筑群保护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复,由省文化厅批准实施。2004年,为进一步推动沙面地区历史文化保护,改善沙面地区环境和交通设施水平,使合理的保护利用要求落到实处,广州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广州沙面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详细规划)》工作。

近年来金天观历史文化街区洪恩街规划图,为了进一步发掘和活化沙面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和使用潜力,结合滨江优美的景观资源,建设集史迹展示、建筑博览、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沙面欧陆风情旅游区,荔湾区对全岛范围进行“魔方式六位一体”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利用工程三维视角,鸟瞰全岛式规划设计建筑立面整饰、道路及绿化等升级改造工程。二是创设防洪花堤,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有效抵御珠江水患。今年沙面已彻底与“水浸街”告别。三是铺设环岛SMA沥青路和罗马石内街,让游客“流连”自己每一个脚印。四是精心设计流光溢彩的光亮工程,烘托自然柔和夜景,使沙面与“鹅潭夜月”相映衬。五是凸显文化引领,注重53处全国重点文物的“修旧如旧”,发掘独特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结合临江美景资源,打造岭南文化名片。六是运用千米主题花街以及一百多棵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古树形成的“天然绿伞”等绿化元素,打造绿色的人文景观,重现“欧陆风情小镇”的独特韵味。

由于沙面处处都是历史文物,为加强历史保护,荔湾区聘请了建筑专家,作为沙面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文物保护总负责人。如今沙面欧陆风情小镇已基本形成,尖顶阁楼、新巴洛克式、券廊式等欧式建筑等散发出独特的异国情调,位于中轴线上的千米花街花团锦簇,吸引了大量游客。具体来说,沙面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沙面的文物建筑进行整饰

沙面是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活博物馆,有些文物曾经历过火灾和多次修复。为此,对沙面文物建筑的外立面整饰并不是简单的“穿衣戴帽”,而是统一“卸妆复容”,尽量恢复文物建筑原来的色调,保持原有的外廊、“牛角”等建筑特色,并解决建筑内部的开裂、漏水等问题。沙面建筑的主色调是红色、淡黄和灰色,在修护时采用红砖、仿石、水刷石等传统的材质整饰立面,以求恢复其历史风貌。对于非文物建筑的修复,为了避免喧宾夺主而破坏文物建筑的协调性,则在整体上采用较淡的色泽,亮度较低。对一些本已经过多次修复的建筑,由于整饰较有难度,便采取特殊技术加以处理。例如沙面北街61号的四层建筑,墙体原本是红砖,但后来被覆盖上约5厘米厚的泥浆,近年将其凿开原貌,红砖墙才出现在世人面前。观察这些红砖墙体的横截面,可知其起码经历过4次修整。荔湾还注意恢复红砖清水墙的原本真实风貌,并对损害处进行修复处理,嵌在砖墙内的水管也要统一移开,补回红砖。

(二)布置沙面中轴线千米花街

在绿化方面,荔湾增加了街心花园的绿化面积。为了与沙面建筑群的欧陆风情相协调,街心花园采取了欧式对称型设计,大道两边的硬地被改造成花坛,种上了各种花卉。在两旁的绿化带上增加了多个入口,方便人们从不同方向来到公园中心观赏、活动。在长达千米的沙面大街两侧,经历百年沧桑的欧式建筑在参天的古树映衬下,形成了横贯东西的景观中轴线。此外,沙面大街的道路使用罗马石来铺装,力求在材料与色彩上与沙面独特的欧式建筑风格相协调;两侧则铺上平石,打造赏心悦目的两千米绿道。

(三)开展沙面雨污分流改造和新建防洪花堤

过去沙面的雨水和污水管合一,雨水、污水都只能从一条合流管排往污水处理厂。近年的整治通过在全岛范围新增一套雨水管道实现雨污分流,雨水将通过新增管道直接排入珠江,而污水则通过原来的管道排往大坦沙污水处理厂。同时,为解决100多年来沙面饱受江水漫堤之苦,整治还环岛建设了1200米的防洪花堤,这些花堤高近0.6米,上面种上了红花绿叶,如今已基本建成,可抵抗洪水漫堤。近期广州频遭暴雨袭击,横卧珠江之畔的沙面反而更为安宁,经过雨污分流改造和新建了防洪花堤的沙面,告别了年年水浸的情况,市民真正享受到了人居环境整治所带来的恩惠。

(四)沙面管线整治惠及民生

沙面整治的目的在于让民生受惠,因此注意推进配套的民生工程,例如三线下地、雨污分流、自来水管改造等工程。所有三线均已下地,头顶上“蜘蛛网”式杂乱无章的拉电线现象一去不再;雨污分流改造告别了年年水浸的情况;自来水管改造实现了供水系统的改善,居民用上了更干净的自来水。

经过努力,沙面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得到了有效保护,包括文物建筑、非文物建筑,以及全岛及必要的周边区域的环境风貌、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

四、荔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的经验启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天观历史文化街区洪恩街规划图,各大城市都面临着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问题,必须直面和正视各种矛盾和问题,切实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如前所述,荔湾区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沙面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成绩斐然。总的来说,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化过程中,荔湾注意处理好旧城改造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旧城改造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旧城改造中“更新”与“保护”的关系,努力做好保护历史、保护文化、保护城市记忆的工作,其经验启示值得借鉴。

(一)正确处理旧城改造规划和文物保护的矛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希望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居民迫切要求改善居住环境,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开发商希望开发出黄金效益。但很多名城片面强调“大拆大建”,造成文物建筑严重破坏,历史风貌荡然无存,留下无数遗憾。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中,荔湾区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对西关、对广州、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原则,坚持旧城改造与改善城区环境相结合,与开发、保护、利用历史文化相结合,保持岭南建筑传统风貌。

(二)正确处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点、线、面的矛盾

当前的旧城改造中,开发商按照法律和政府的要求,保留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很多没有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多被拆毁,一些历史文化街区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荔湾区认为荔湾的历史文化,不仅存在于单个的文物建筑中,骑楼街、石板路、旧河涌也承载着历史传统文化,见证了文化演变的城市肌理。因此,不仅要保护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单个的“点”,也要重视对骑楼街、石板路、旧河涌这些“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这些“面”的保护。

(三)正确处理群众对文物建筑保护不知情和项目推进的矛盾

老城区居民大多是原住民,这里的一巷一店都铭刻着个人和亲友温馨的记忆,很多居民担心自己居住的老城区文物建筑和历史街巷被破坏。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中,荔湾区重视听取媒体和群众的意见。如恩宁路骑楼建筑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讨论,市领导指示“恩宁路骑楼街全部保留”。通过新闻媒体的参与,群众对政府的工作有较清晰的了解,政府也可以及时了解社情民意,调整工作部署。

(温朝霞:文学博士,广州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副主任、《探求》杂志副主编、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