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民俗与教育一、二、五、四

传统文化、民俗与教育

一、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教育

(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也有人认为,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针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经过了漫长历史的积淀,凝聚着历史的综合。

传统文化、民俗与教育一、二、五、四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即是指由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有人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狭义的传统文化,通常指以儒家学说为主体、以道家、佛教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持这一观点的有国学大师章太炎,他提出的国学概念中,将其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五大部分。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上看,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仅仅指中国古代文化,即从西周、秦朝至清朝中期这三千多年中逐渐发展形成的文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传统文化是指从过去一直发展至今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是现代文化的反映和呈现;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既扎根在本民族土壤中,是一种稳定的文化,又包含动态的内容,不断将新时代的思想渗透进旧的文化体系,使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将过去与现代不断交汇融合。

传统文化的广义概念可以用清朝末年国粹派邓实于1906年在其创刊的《国粹学报》第19期中所撰《国学讲习记》的一句话概括:“国学者何?一国之所有学也”。对于广义的概念有很多论述。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哲学、伦理、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史学和科技,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教育、经学、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也有人则把中国传统文化划分为中国古代的典章制度、传统哲学、宗教文化、文学与艺术、风俗习惯、科技文化、园林文化。有综合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涵盖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儒家经典、音乐戏曲、中医理论、书法国画、四大发明、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等中华民族的全部文化和学术,也即中华民族的所有智慧。

(二)传统文化教育

什么是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来理解。狭义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指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儒家学说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健全人格、发展智力的一种活动。广义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指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使人增加知识、增进技能,影响人的思想、优化人的品德的活动,不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是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民俗与教育一、二、五、四

(三)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既传承传统文化又革新传统文化。在当今多元文化冲突相互激荡的现实情况下,教育还具备有对矛盾冲突的多元文化进行整合的作用,此时的教育就要承担起传授传统文化、强化国民民族认同感的责任。此外,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当代人人文精神的缺乏、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的矛盾等也是研究者探讨的热点问题,从当前诸领域里难以解决的现实性问题的分析中得出,这些问题中就包含着对传统文化忽视了的原因,加强对各个学科各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能有力地推动这些问题的缓解。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又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归纳起来有:仁爱和睦、亲临善邦的处理人际关系传统传统文化、民俗与教育一、二、五、四,立志勤学、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刚强弘毅的气节,这些都积淀着深厚的审美情趣和做人品质,也应该成为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

二、民俗与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一)何谓民俗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它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民俗传统的国家,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各民族中,都有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传统文化、民俗与教育一、二、五、四,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布——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您知道吗?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的保护!

民俗的根本属性是模式化、类型性,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其他属性。模式化的必定不是个别的,自然是一定范围内共同的,这就是民俗的集体性:民俗是群体共同创造或接受并共同遵循的。模式化的必定不是随意的、临时的、即兴的,而通常是可以跨越时空的,这就是民俗具有传承性、广泛性、稳定性的前提:一次活动在此时此地发生,其活动方式如果不被另外的人再次付诸实施,它就不是民俗;只有活动方式超越了情境,成为多人多次同样实施的内容传统文化论文,它才可能是人人相传、代代相传的民俗。另一方面,民俗又具有变异性。民俗是生活文化,而不是典籍文化,它没有一个文本权威,主要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途径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承,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它也不可能毫发不爽地被重复,在千变万化的生活情境中,活动主体必定要进行适当的调适,民俗也就随即发生了变化。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人的,也表现为群体的,包括职业群体的、地区群体的、阶级群体的,这就出现了民俗的行业性、地区性、阶级性。如果把时间因素突出一下,一代人或一个时代对以前的民俗都会有所继承,有所改变,有所创新。这种时段之间的变化就是民俗的时代性。

确定民俗的范围与分类,是为了建立认识民俗、描述民俗的理论框架。关于民俗的范围与分类,不同的民俗学家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特定的课题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自然状态的民俗丰富多彩,千头万绪,民俗学产生不久,学者们就尝试提纲挈领地把握它们。

二十世纪上半叶对后来影响较大的分类有下列两种:一种是纲目式的,按照逻辑以大纲统属细目;一种是平列式的,按照材料的分量定类,不管类与类之间是否具有逻辑上的并列关系。英国的班恩女士(C.S.Burne)在 《民俗学手册》中大致是把民俗按精神领域、行为领域、语言领域划分为三大类 。

法国的山狄夫在 《民俗学概论》中提出了另一个三分法:1. 物质生活:(1)经济之物质 (如食料、衣饰、居屋、运输方法 ),(2)生存之方法( 如乡村生活、城市生活等),(3)盈利与财富 (如劳力之生产、器具、不动产);2 精神生活:(1)方言传统文化论文,(2)民间学识与运用,(3)民间智慧,(4)艺术,(5 )神秘(如民间法术、民间宗教);3 社会生活:(1)家族,(2)社团,(3)特别组合(如经济组合、政治组合、运动组合、宗教组合等)传统文化论文,秘密组织(政府不知道的团队)

两个分类是纲目式的,便于突出民俗事象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民俗分类框架的系统性。另一种分类是平列式的,如瑞士的霍夫曼一克莱耶(-)在 《民俗学文献录》中把民俗分为18 类:(1)乡村;(2) 建筑物(房屋、礼拜堂及其他);(3)用具;(4)象征物(如福禄寿象征及其他);(5) 技艺与一般艺术 (如染织、雕刻等);(6) 人民心理现象;(7) 惯习及其原物 (如首饰等);(8) 饮料及食物;(9)惯性(如仪式过程、会社、游戏等);(10) 民族法律;(11)信仰(神话、崇拜等);(12)家庭医药;(13)民间诗歌(如民歌、叙事诗等);(14)民间故事(幻想故事、笑话、传说等);(15)民间戏剧;(16)历法历书等;(17)民间语言(如谜语、谚语、俗语等);(18)名号(如地名、人名、神名、动植物名等)。

中国民俗学界的两种分类。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游艺的民俗。陶立璠在《民俗学概论》中则分为这样四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精神民俗。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1)巫术民俗;(2)信仰民俗;(3)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4)建筑民俗;(5)制度民俗;(6)生产民俗;(7)岁时节令民俗;(8)生仪礼民俗;(9)商业贸易民俗;(10)游艺民俗。当代各种地方志性质的民俗志的分类方法有纲目式的,也有平列式的,前者如浙江民俗学会所编《浙江风俗简志》、戴景琥主编《义马民俗志》,后者如刘兆元所撰 《海州民俗志》。

划分民俗的范围和类别的原则总是与民俗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既然我们把民俗定义为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那么,我们就以民俗事象所归属的生活形态为依据来进行逻辑划分,于是,我们得到三大类八小类的民俗:

1.物质生活民俗。(1)生产民俗(农业、渔业、采掘、捕猎、养殖等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2)工商业民俗(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诸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服务方面);(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

2.社会生活民俗。(1)社会组织民俗(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等组织方面);(2)岁时节日民俗 (节期与活动所代表的时间框架);(3)人生礼俗(诞生、生日、成年、婚姻、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

传统文化、民俗与教育一、二、五、四

3.精神生活民俗。(1)游艺民俗(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方面);(2)民俗观念(诸神崇拜、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

(二)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作为历史的积淀,民俗文化蕴含在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民俗文化又不完全是作为社会底层民众所特有的文化而存在的,事实上,民俗文化也有雅俗之分,即所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经过更多加工,比较细腻、温和的民俗文化就属于雅文化,反之,相对粗糙、激进的民俗文化则是俗文化,民俗文化雅俗共赏的特点是任何一种形态的文化都不具有的。因此,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化的教育资源,具有广泛的群众生活基础和生生不竭的品质,是历经了岁月的洗礼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教育资源,这对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但是,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适合用文本的形式呈现,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也不尽相同。因此,从统整的角度探讨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是空洞的、缺乏说服力的。民俗文化课程开发需要有确切的主题和具体的内容,以便于通过具体的教育形式展开学习,比如,有的民俗文化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学习,如民间故事、民间谚语和民间谜语等;有的民俗文化注重提高学生音乐方面的能力,如民间歌谣、民间器乐等;有的民俗文化注重学生动作技能的训练,如民间游戏、民间舞蹈和民俗礼仪等;还有一些民俗文化为物质形态的表现形式,如民间工艺、建筑艺术等,有利于普及工艺品和建筑方面的知识,提高学习者的实践力和创造力,同时使学习者获得艺术和审美的熏陶。

作为生活化的艺术,民俗艺术的表现形式时而粗犷时而质朴,艺术风格时而活泼时而清新,民间艺术以直观美的形式使人获得美的体验和感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渴望美、追求真和善的美好愿望。对民俗文化艺术品的追求不仅能够使学习者获得身心愉悦的享受,还能够进一步促进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习者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注:本部分根据有关内容与期刊、硕博论文综合编辑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