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乐曾发现多处龙山文化遗址

8300年的东夷文化彰显山东人的智慧

山东省历史文化悠久。是古代中国人重要的活动场所山东昌乐曾发现多处龙山文化遗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东夷人,长期活跃在山东。他们以鸟为图腾,创造了同时期最先进的文化。东夷文化始于距今8300年的后里文化,历经北新文化(距今约73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500年)、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越石文化(距今约4500年) 3900 年前)。

东夷人制作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玉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烧制的蛋壳陶,薄如纸龙山文化,黑如漆;布纹细密,高织布,彰显东夷人的智慧。而且,在龙山文化时期,东夷人进入了阶级社会,出现了国家,东夷文化对后来的商周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山文化是东夷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山东省长乐市有许多龙山文化遗址。在长乐众多龙山文化遗址中,袁家庄遗址发现了“长乐骨文”。

山东昌乐骨刻文比甲骨文早千年可能改写文字史

山东长乐出土了一批刻骨。山东大学美术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军认为,这些铭刻骨骸是山东龙山文化中后期的遗物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4500年,属于东夷文。这意味着汉字的起源历史可能从此改写。据大众日报报道

中新网,10 月 21 日。以安阳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墟的发现,一度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殷墟甲骨文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不过,香港《文汇报》从山东报道:近日,在山东省长乐县发现的神秘骨雕图案引起了考古界的关注。有关专家表示,该文字比殷墟甲骨文要早约1000年,并正式命名为“长乐骨文”。这意味着古代汉字的出现将被推迟数千年山东昌乐曾发现多处龙山文化遗址,甚至已知的汉字历史也可能发生变化。

2004年,山东省昌乐县民俗收藏爱好者肖广德在龙山文化遗址采集文物时,无意中从当地农民上缴的土地上发现了一块牛肩胛骨。肖广德没想到这一意外发现会在考古界引起广泛争议。

山东农田偶尔发现刻牛骨

2004年至2007年,肖广德从昌乐县袁家庄等龙山文化遗址收集了100多块带有花纹的动物骨骼。期间,他专程到潍坊、北京等地寻找相关专家鉴定,但多数专家认为这些图案是腐蚀或虫蛀的痕迹,或为后人雕刻而成。 2007年7月,肖广德将七块动物骨头带给山东大学美术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军教授。凭借多年的专业研究和鉴定经验,刘凤军意识到这批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授眼光敏锐,检查所有骨骼

第二天,刘凤君教授驱车前往长乐,在萧广德家的桌子上看到了100多块带有花纹的骨头。据刘凤君教授回忆:“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观察和分析这些铭刻的骨头。这些动物骨骼大部分是牛肩胛骨、肋骨和四肢骨,也有一些是鹿骨和象骨。大象确实在山东。虽幸存,但在商代初期逐渐南移。这说明这些骨头至少早于殷商时期。”

文中有很多动物的骨头和图片

据刘凤军教授介绍龙山文化,从这些骨头的石化程度、颜色和粘连程度来看,这些骨头的年代大约在四五千年前。肖广德收藏的同时出土的骨蝎、骨刀、骨锥、磨光黑陶片、鬼脸和鼎足等,也是龙山中晚期文化的典型器物或遗迹。因为这些兽骨上雕刻的图案很多,有的有上百个,有的只有一两个,而且大多是垂直的。刘凤君认为,这应该是一种回忆录,“只有文字才能出现在如此集中和大量的地方”。

刘凤君说,这些“字”的形状特征介于大汶口文化所描绘的符号与商代安阳甲骨文之间。尤其是这些“字”有一些类似的微雕,与同时期的良渚文化有相似之处。线雕也有同样的效果。因此,刘凤君认为,这些带有“文字”的骨头应该是山东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遗物,距今约4000-4500年。由于当时山东地区处于东夷人居住的时期,这些文字很可能是东夷文字。即便是安阳甲骨文,也可能延续了这些脉络,多次进化发展。据悉,在昌乐县周边的邹平、桓台、寿光等地,以及江苏的高邮、西安等地都发现了早期文字,可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考古又一重大事件,专家呼吁保护遗址

2008年7月30日,刘凤军教授邀请了中国殷商文化协会会长王玉新教授、山东甲骨文国际交流中心主席李来福教授、淄博市文物局副局长张光明教授等五位专家局地聚集在长乐。专家们在查看了大量的骨刻照片和实物后,进行了更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刘凤军教授的鉴定意见,认为这批字是比安阳甲骨文更早的一种原始文字,并强调了这批字的重要性,认为是继安阳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甲骨文,这应该是中国的文化盛事。同时,在山东长乐发现的骨文被命名为“长乐骨文”。

证明中国文字存在于 4000 年前

刘凤君说:“与安阳甲骨文不同,这些文字是由主笔和副笔组成的,类似于绘画。大部分的文字都像人、动物和植物的象形文字,布局荀,有些部首反复出现,而且都刻在牛象的骨头上,所以应该是一种图文,从内容上看,应该是回忆录,而不是占卜。 ”

以安阳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墟的发现,一度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长乐骨文”的发现,也是考古界的又一重大事件。刘凤军说:“《长乐骨文》的发现证明,中国早在4000年前就已经将文字作为文明的标志,对现有的汉字史知识提高了约1000年,意义重大。同时,“长乐骨文”将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文字形式之一,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同等重要。刘凤军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切实保护“长乐骨文”遗址。 ”被发现,并组织进一步研究和发掘。(记者殷江红,实习记者谭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