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大危机:旧有的

1.引言:

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大危机便是“精神危机”,或曰“信仰危机"。传统的中国社会以儒家学说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辅之以佛道思想。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说法。这- .点在文人苏东坡的身上体现的十分明显[1]。到了近代西学东渐,中国的主流价值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期达到高潮,“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种思想纷繁芜杂,在神州大地激烈碰撞。最终,中国的政治道路的选择同时也确立了现代的意识形态选择一“马克思主义”。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或者说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曾经激励无数的志士仁人为国家的解放.民族的独克奉献白己毕生的心血甚至宝贵的生命。但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后商晶经济的冲击后。在中国产生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精神危机:旧有的。传统的价值长期被批判,抑制。主流的价值由于“文革”的社会动荡受到怀疑、抵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酒现。

一个当代中国大学生正常的价值观受教育经历是这样的:接受过并不完善的国学教育和以应试为主要目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对于国学教育,主要以名言摘要,散文短篇的形式开展,比如《论语八则》、《劝学)、《酒遥游》.《渔夫》。学生们往往只能“见其一斑”。 而不能了解其系统的思想,已达到对国学的充分认识。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又因为担任着宜扬官方意识形态的政治任务。.在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文化氛围里,又遭到了学生的不自觉抵触。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大危机:旧有的

到了大学,随处可见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十分有可能引发一些大学生自发地进行真诚的哲学思考: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努力学习乐此不疲,而有的人闲云野鹤却也心安理得?大家学习不同的专业。各种专业是否有高下之分?专业选择是看个人兴趣。天赋还是服从社会需求?这个时候,大学生十分霄要思想上的帮助,而国学必然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国学对大学生思想上的可能启发与帮助。

国学的思想流传至今仍然有着勃勃生机的流派当属儒家与道家(佛家非本土思想),代表人物分别是孔孟和老庄。- *般而言, 儒家比较强调伦理学,重视道德修养:道家则强调智慧的觉悟与解脱。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性:道家不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自然性。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大危机:旧有的

(二) 個家以“天”为至高存在,凸显历史背景:道家以“道"为最高寻在,展现宇宙视野。

(三) 偶家期盼“天人合德",从向善到择善到至善:道家则希望“与道合-”。

[1]

有人认为,在先秦诸子中,就其著作所讨论的范围和深度而言,真能称得上为哲学著作的,除了《老子》以外,便是《庄子》。[2]也就是说,儒家的视野与道家相比显得有局限,儒家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基础,强调个体的道德实践: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大危机:旧有的,鼓励,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然而,在当今西方价值体系占主导的背景下,不能回应“自由主义”、“虚无主义”的儒学,显然有着自己的理论困境。

看上去这是一个与大学生生活不着边际的问题,其实不然。比如,有的同学就会想:为什么有的同学整天无所事事,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以后拿着还算不错的工资,享受人生,面我非得整天埋头学习,为了实现所谓的“个人理想”和“社会价值"而努力奋斗呢?到底是为了以后过得很好还是为了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呢?司马迁说:“天 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求名求利,是否还不如庄周 .样道遥自在呢?如果我们所见的人生变化到最后,结束了没有了,如果这个宇宙终将灭亡,那我何苦过这一生?努力不努力,留名不留名又有什么区别呢?能否实现“其产主义”与我何干呢?实现了“其产主义”又怎么样呢?

这样的“虚无主义”式的问题是西方在科学兴盛,上帝 被打倒之后产生的问题,对于他们而育或许是新问题,但对于我们而育似乎是老间题或不是问题,因为中国人没有真正的强烈的宗教感,也没有深厚的哲学传统。儒学都不可以算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然而当今中国稍有悟性的青年都在为此感到苦恼,而道家的学说可以看成主动地面对了“虚无主义”的问题,老子认为“道"就是世界的本源,自己是自己的原因。“道"之前没有东西存在。老子的“道"和西方的“上帝"有相通之处,都是人类对世界本源的追问。万物的变化会消失,道永远存在。人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在你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机会,开发智慧的潜能,觉悟到什么是“道”,觉悟到我们的生命不是白白来这一遭的,是有一个根源和基础的。应该设法去跟“道”去结合。“与道合-”之后,会觉得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滴海水融进了 大海,水远不会干演。

[1]

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有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与之相适应。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三十年来停滞不前,导致现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成本越来越高孔孟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民众维权的意识也逐步增强。近来有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富豪更多地愿意移民养老孔孟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而在大学生中也有很多人借求学之名行移民之实。当然: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大危机:旧有的,笔者要指出,现代社会每个人应该享有自由的迁徒权,用爱国的名义来阻止移民是不合理的。但应该看到,一个国家的精英和青年不愿意在本国发展,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冷漠加重,更多的人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与朋友圈中,“宅”文化方兴未艾。在这样的背景下,儒家文化鼓励人积极入世。关心公共事务的精神更加契合现代公民的精神内核,应该得到大力弘扬。鼓励民众为推进社会进步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所担当:鼓励民众发扬“仁爱"精神,关心。帮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实现个人格道德的完善。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当代中国社会的一大危机:旧有的

3.国学在构建现代社会 公民价值观上的局限性。

如前所述,国学中真正涉及西方所谓“哲学"的思想并不多,中国人也不.大关心在意所谓的“终极价值”(孔庆东语)。我们知道,儒家思想很好地适应了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要求,为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达到繁荣辉煌提供了思想支撑。然而,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在思想方面也必然有不足之处。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思想先驱竭力提倡请“德先生”和“赛先生"来中国。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感到中国最缺乏的仍然是民主制度与科学精神。

我们知道,科学的精神动力来自于哲学,来自于对于世界本源的追问,是一种求真求实的态度。自从实验科学蓬勃发展以来,科学逐渐脱离哲学,担当起认知世界的重要角色。而国人今日对科学的期待仍多数停留在“科学技术是第一一生产力”的层次上,将科学只当成发展国家实力的工具,没有将科学精神很好地融入到各自的生活中。在中国,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是,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选择专业或在大学阶段选择第二专业时,非常热衷于经济类的专业,而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却很少(当然,这一现象在西方社会现在也很普遍)。

很多.本科生学习自然科学叫苦不迭。诚然,科学要求研究者有持续的毅力和兴趣,而这最重要的兴趣就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没有这样的-一种觉悟,总是想着毕业后能找到什么高薪工作,什么时候能买房买车,学起这些不相干的劳什子自然痛苦。而这种觉悟儒学井不能带给我们。儒学鼓励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科学是一种高贵的探险活动孔孟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真正重大的发现在当下往往没有应用。笔者的老师建议我们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

一来激发追问世界本源的兴趣,

二来可以从中学习到科学逻辑的思辨方法。爱因斯坦就曾受过极其浓厚的哲学熏陶,这与其日后创立相对论不无关系。就现代公民精神的培养而言,西方的思想也是不可或缺的,想要真正实现现代化,思想的现代化尤为重要。中国曾有过是否要“全盘西化"的争论。笔者认为并无必要,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在今天仍然宝资的东西等待我们去传承和发扬,不可一概否定,但先进的思想意识必须引入,在中国落地生根。

4. 小结:

梁漱溟在评价中西文化时指出。西方的哲学是向前的哲学,印度的哲学是向后的哲学,面中国的哲学是居中调和的哲学。钱移先生也指出,中国哲学的理念是“脚踏实地,稳步向前",其绝笔《天人合一论》 中说道,中国对未来世界文化的最可能的重要贡献是“天人合一” 的思想观念。中国二十世纪的思想先驱们早已预料到,西方价值观引领下的现代社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弥补它们的不足,对于国学和西学,都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勇于吸收世界一切文明的宝贵思想财富,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为建立更加关好的明天做出我们的贡献。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