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爱默生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思想比较研究

爱默生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思想比较研究 摘要:美国十九世纪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在构建他的超验主义学说时,放眼东方,积极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吸取有益成分。本文从文本实证的角度出发,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与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进行比较,从“道”与“超灵”、相似的自然观以及对待物质财富的态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进而说明它们的相似性及其意义。 关键词:爱默生;超验主义;儒家;道家 1840年的新英格兰,一股对东方哲学与宗教的热情与钟爱突然迸发出来。那时候,新英格兰文化复苏方兴未艾,正急切的从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中获得营养。以爱默生为首的美国先锋派成立了“超验主义俱乐部”来表达他们对思想自由和社会进步的渴望。爱默生成为严肃对待东方“异教”思想的第一人。他的传记作者称他为美国的“孔夫子”。在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中最吸引爱默生的还是它对精神和超验的天然倾向。下面本文就从“道”与“超灵”,相似的“自然观”,以及对物质生活的否定等几个方面对爱默生和儒家、道家在思想方面的相似性进行阐述。 一、“道”与“超灵”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哲学家,他在他的代表作《道德经》里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是“道”。他用“道”提出了全新的本体论依据,既阐明了关于世界本原的命题,又把“道”从某一具体之“道”到哲学之“道”加以一种形而上学上的超越。

他所提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42章》)指出了“道”是一种抽象的绝对,是一切存在的根源又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动力和创造力。它由最抽象的本体不断的向下即向物质世界落实而创造万物。正唯此,《道德经》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道生万物”是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万物只能从无到有。“无”就是“道”,“道”能生出有,而“道”就是“无”和“有”的统一。 爱默生在他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论自然》里探讨了自然、人和灵魂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典型的唯心主义的思想:自然于人是物质的保障和精神的寄托;自然揭示了人类灵魂的真谛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相同点,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和直觉;认为自然界及人心中都充满了精神的存在,物质本身便是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便是世间万物的内涵,一种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力量,他称之为“超灵”。在爱默生的词汇中,精神和超灵是同义语。超灵充斥于宇宙之间和天地万物之内。世界万物包括任何自然界都是它的体现。笔者认为,老子的“道”和爱默生的“超灵”虽然时空相隔久远,但他们之间确有很多相似之处,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它们都体现出“轻物质,重精神”的特质:二者都是无所不包、自在自为、超验而完美的;二者都是万物的源泉与归宿。

和老子一样,爱默生相信宇宙的一体性,相信世界的同源,这源头也就是他的“超灵”。 二、相似的“自然观” 东西方在对待自然的观念上区别甚大。在西方,自然和人一样,也是上帝的造物,并 不比人更神圣,而且由人去征服它。爱默生指出,“在西方传统中,宗教和伦理与其他较低的文化一样,都起到了贬低自然的作用,认为自然从属于精神……它们都把自然踩在脚下。” [4](p71在这种情况下,爱默生看到东方自然观中的积极方面就不足为怪了。 在中国,儒家和道家比较推崇的一种自然观是“天人合一”,意指人类与天地、自然万物的合一。古人将自然和人类看成一个大的生命整体, 在这一生命整体里的万事万物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相互撼应、相互贯通,不仅如此, 天人合一观还把认识世界与认识人自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推出了人道和天道的合一,即人的情操、理想、品格与自然精神、自然规律的合一。“天人合一”讲求天人一理, 知天即含知人。老子的《道德经》通篇渗透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虚空之间的一切有形世界于无形世界的本源,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法则。“道可道,非常道”。“道”是难以言说的,而能说清楚的就不是“常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就是这样一种似无而有,似有实无的东西。“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的,能化生万物。天的处事方法就是天道。当证明了天道自然,天道就成为表示自然规律的概念,老子认为天道是人们行为应该效法的原则。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 爱默生的自然观与中国的“天人合一”都是自然观与哲学思想的契合, 爱默生的自然观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自然规律与人的思想规律的一致性, 同儒家和道家所主张的“天人合一”确有不少相同之处。只不过儒家思想中的“天”变成了爱默生笔下的“上帝”。但是, 由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两者同中又有异。“天人合一”讲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相同点, 轻视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能动性。爱默生却认为人有神性, 赞美人发展潜力的无限性, 强调个人价值, 主张人无所不能, 因而与讲求个体本位、克服自然的西方文化一脉相承。 三、对物质生活的否定 东方的精神性还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否定上。几乎所有的东方宗教,甚至某些非宗教的哲学都表现出一种对世俗享受的蔑视。基督教视尘世生活为诱惑,佛教视世间一切为幻相,思维上下,一切皆空。将人生喻做梦幻是极普遍的,而最极端的例子就像爱默生在日记里摘引的:“一个婆罗门应该不断的像躲避毒药一样躲避尘世的荣誉,而却要像寻找甘露那样去寻找轻蔑。

”[1](p74)在儒家和道家中也同样存在着这种倾向。清贫常常被理想化,被认为是读书人的德行或常态,至少不是耻辱。庄子视富贵如粪土是众所周知的,他主张:“无欲而天下足”。 [2](p208)即便是注重现实功名的儒家,也从不提倡追求物质利益,相反,儒家也表现出强烈的安贫乐道的精神情操。 爱默生崇尚灵魂爱默生:爱默生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思想比较研究,但它继承了清教传统,并不贬低财富。也许他真诚的欣赏东方的安贫精神,至少他在这种语言里找到了对泛滥于他周围的物质崇拜的某种抗衡。在美国历史上,杰克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共和国早年以杰斐逊天然贵族理论为依据的精英统治此时已经让位于大众统治。民众中爆发出极大的热情,他们要争取政治权利和经济机会。以物质主义为特征的个人主义成为时尚,经济成功成了衡量一个人的标准。爱默生对当时疯狂的物质主义和道德上的无所顾忌持强烈的批判态度。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爱默生为什么要引用孔子的那些语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虽然爱默生处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但我们却惊讶的发现他和儒家与道家在道德、人性、自然观方面竟有着如此多的相似之处。爱默生之所以转向东方“异教”,为的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相同点,希望借助东方文化的某些思想与长处来宣扬自己的超验主义。

但在外国的文化中,他从来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而古老的东方哲学也因此在19世纪上半叶的新英格兰得到复兴。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项目《爱默生思想与中国儒家、道家思想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 Said. . New York: House,1978. [2] 孙宜学.爱默生演讲录[C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爱默生:爱默生思想与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思想比较研究,2003. [3] 张弘.跨越太平洋的雨虹[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 [4] 钱满素.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M].三联书店,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