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儒家学派“倡乐”的音乐思想及其作用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解放时期,学术极其繁荣、思想空前活跃,先秦诸子的不同学派围绕音乐与政治、伦理道德的关系、音乐的社会作用、审美观点等方面展开争论,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音乐思想的主要代表学派有儒家、墨家和道家,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对儒、墨、道三家音乐思想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求深入了解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音乐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发生巨大变革,封建制度逐步取代奴隶制度。在这个历史时期,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极其繁荣,先秦诸子的不同学派围绕音乐与政治、伦理道德的关系、音乐的社会作用、审美观点等方面展开争论,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音乐思想的主要代表学派,有儒家、墨家和道家,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一、儒家学派“倡乐”的音乐思想儒家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他们提倡音乐,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认为音乐对于建立社会正常秩序、改造社会风气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荀子的《乐论》,系统地总结了儒家关于音乐可以融合统治者治理国家、感化人心的思想。

而《乐记》则将儒家的音乐思想作了系统的阐述。孔子的音乐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孔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肯定音乐的政治作用。在政治上崇尚“先王之道”,主张“为政为德”,提倡“礼治”,因而与“礼”有关的“乐”也大力提倡。其有关“乐”的思想和言论,主要散见在《论语》《礼记》和其他一些先秦文献中。孔子的音乐思想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而“仁”又体现在“礼”与“乐”的关系上,“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强调音乐要体现出“仁”的精神。孔子在强调“乐”的政治作用的同时,也十分重视“乐”在伦理道德和社会风尚方面的教化作用。孔子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还是教育家,对音乐教育十分重视,认为音乐能从道德上感化人,可以达到修身养心、陶冶性情、培养品格的效果,所以具有教育的作用,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广要道》)。并把音乐作为培养人才的“六艺”之一加以传授。他认为,人之学,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视音乐为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将乐教视为完成教育的最后阶段。音乐美学方面,孔子的音乐审美态度是“中庸”和“平和”,与其的哲学思想是相同的:“礼之用,和为贵”,“中和且平”。

春秋战国:儒家学派“倡乐”的音乐思想及其作用

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善”和“美”,以“美善合一”的主张奠定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他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凡合于所谓“仁德”者为善,表现“平和中庸”者为美。而善的观念是真正美的先决条件,离开善,就不是真正的美。所以十分重视“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平衡,强调二者要高度和谐统一,认为最好的“乐”,在艺术形式上应当是“尽美”的,在思想内容上应当是“尽善”的,这就是他关于“乐”的“尽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一不完全相同的评价,就具体地表现出了他的这种美、善观念。在这里,孔子认为,《大武》的内容表现和讴歌了武王伐纣的武力征杀行为,未能足够表现出应有的仁爱精神,所以它是一部虽然“尽美”但却“未尽善”的乐舞作品。孔子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还表现在推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论语阳货》),认为音乐表现人们的痛苦和欢乐情感要有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伦理准则。孔子的音乐思想孔子有历史局限性的一面,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同时又附和政治、社会伦理、教育等方面的内涵,对后世儒家音乐思想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孟子的音乐思想孔子之后,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战国中期的孟子,他关于音乐的论述不多,他的音乐观以“仁”、“义”为中心,音乐要体现“仁声”,强调“仁言不仁声之入人深也”尽心上》);此外,强调统治者应用音乐“与民同乐”荀子的音乐思想战国后期思想家荀子,他的音乐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乐论》一书,是目前所知成书年代最早的音乐美学专著,其不仅继承了孔子强调乐在政治、道德和社会风气方面所具有的教化作用,从仁爱出发采取“中和”态度去制乐、赏乐的礼乐观,而且还对乐不是人的一种可有可无的行为,而是人思想感情的表现,这种表现需用礼来加以节制的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这部著作对后世的《乐记》等音乐论著的问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儒家音乐思想的重要文献。荀子认为音乐是一种“出所以征诛,入所以揖让”(《荀子乐论》)的统治手段春秋战国:儒家学派“倡乐”的音乐思想及其作用,即音乐可以鼓舞前方将士勇敢征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让人们温良礼让。其在“乐”的政治作用方面的观点与孔子一脉相承。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儒家学派充分肯定也十分重视“乐”的政治作用,视音乐为国家安定,政权稳固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而树立起了“乐”直接为国家政治服务的礼乐观。荀子在哲学上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生性的恶习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变善,因而更加强调礼乐教育的重要性。

荀子认为音乐能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不同的音乐给人以不同的影响,“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荀子乐论》),因此能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以上文献说明,先秦儒家重视“乐”的教化作用,把“乐”和教育密切联系起来,服从于明确的功利目的,为政治服务。集儒家音乐思想之大成的著作《乐记》《乐记》的作者,学术界尚无定论:一种说法认为《乐记》是战国中期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所作;另一种说法认为《乐记》是汉儒采取先秦诸子有关音乐的言论编纂而成的。《乐记》提出了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是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重要典籍。先秦儒家音乐思想奠基于孔子,成熟于荀子,经过不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音乐思想断阐述、发挥和充实,逐渐系统化、体系化,最终成为一种正统的、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思想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是,在其后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的音乐生活中春秋战国:儒家学派“倡乐”的音乐思想及其作用,一直产生着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其从维护礼乐观念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强调音乐的政教作用和功利目的,给音乐以很高的地位,将音乐作为治国的重要工具,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也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儒家音乐思想忽视音乐自身的特殊性及其内部规律,过分强调音乐与伦理道德、社会政治的关系,不把音乐作为审美的对象,而将其视为政治的工具、教化的手段,使音乐不能按本身的规律去发展,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二、墨家学派”非乐”的音乐思想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对音乐持否定态度,即墨子提出的“非乐”。墨子的音乐思想是与儒家相对立的,其音乐思想主要记录在史籍《墨子》的《三辨》《非乐》等篇章中。墨子出身于下层,从事过手工业劳动,后来成为学者和政治活动家。他处于春秋时代,深受战争及统治阶级的剥削之苦。因此,从小生产者的立场出发,反对战争,反 对统治者的荒淫无度,主张为政者应像古代先王那样了解 人民的情况,做到兼爱互利。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 “非乐”的主张:认为音乐不能起到治理天下的作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是,统 治者制乐,越是多样复杂,对国家的治理就越差,即所谓“其 乐愈繁者,其治愈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故 “圣王不为乐”(《墨子三辨》);音乐不能“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墨子非乐上》),而且还将 “厚敛万民”, 必然增加劳动者的负担。所以得出与儒家相反的结论,即: 音乐无利于国家和人民。

春秋战国:儒家学派“倡乐”的音乐思想及其作用

墨子的非乐思想,是其社会政治思想体系的一部分, 是为其政治主张服务的,是功利主义的。其非乐观,不是 否定乐的本体,而是否定人对乐的享用。这种观点指斥执 政者的享乐思想,包含着对统治者的批判和对老百姓的关 怀,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他将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 完全否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他的音乐思想有失偏颇。 三、道家学派,“大音希声” 、“天籁”的音乐思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其著作《老子》(亦称《道德经》)、《庄子》(亦称《南华经》) 是道家的经典。 在音乐思想上,老子主张“大音希声”,认为最美的 音乐是一种自然的无声的境界。老子的音乐观以其哲学思 想为基础,把音乐分为两类:一类是道的音乐,即无为的 自然的音乐;另一类是世俗的音乐,即人为的非自然的音 乐。道的音乐符合道的特征,它是一切人为音乐之本,无 所不在,无所不容。它是最美的,又是无声的,是音乐的 最高境界。人为的音乐则是动听的,因此它会令“过客止”, 但这种有声之乐的美是世俗的、暂时的,会“令人耳聋”, 所以不宜提倡。对于圣人来说,治理人民时,要“为腹不 为目”,所以,要取消耳目的享受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是,要废除包括音乐在内的 一切文化,如此才能天下大治,而达到《老子》所希求的“无 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老子反对“五音”,即现实的有声之 乐,认为它是“人为的,有害的,不美的”,所以说“五音 令人耳聋”(《老子十二章》);推崇“大音”,即无声之乐, 认为它是“自然的,至美的”,继而提出虚无的“大音希声” 观念。 对老子音乐思想加以分析总结,可以看出,老子对于 一切具体的音乐是从本体上加以根本否定的。其主张取消 一切人为的有声之乐,不利于音乐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但 其“大音希声”命题的提出,在有声和无声的辩证关系上 具有积极意义,对探求音乐之玄妙意境有其重要作用,它 所蕴含的追求自然、无为的思想有助于音乐的自由发展。 庄子没有明确地否定音乐,认为音乐美的本质表现为 人的自然情性。音乐美的准则是自然而不造作,具有朴素 的美感。音乐的功用是抒发性情,娱乐人心,所以音乐应 摆脱礼的束缚,合乎自然、合乎人的本性。庄子认为声音 有三种:“人籁”、“地籁”、“天籁”,其中只有“天籁”才 是完全自然、完全自发、完全自由的至乐,其“听之不闻 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包裹六极”《庄子天道》。 这样的音乐无所不在,无所不包,虽听不到却可以通过精 神世界去感悟。 道家的种种说法,表面看来似乎对音乐和美均持否定 态度,实际恰恰相反,它比任何学派更重视音乐——作为 艺术存在的音乐;更重视高于形式美的内在的、精神的美。

换句话说,它强调的正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规律,即审 美规律。而这一点恰好是其他学派所没有注意到的。 结论 儒家以孔子、孟子和苟子为代表,他们强调音乐的社 会功能,认为音乐对于建立社会正常秩序、改造社会风气 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荀子写的《乐论》,系统地总结了儒 家关于音乐可以融合统治者治理国家、感化人心的思想。 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孙尼子写的《乐记》更集中反映了儒家 的音乐思想。由于汉代以后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独尊的学 说,因此儒家的音乐思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古 代音乐的发展,而且在世界思想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墨子,他在《墨子》---《非乐、 三辨》的文章中明确地表示反对音乐。他认为当时人民大 众生活贫穷,统治者不去想法帮助人民,却沉湎于音乐之 中,这只会带来浪费,以致造成国家的衰亡。这种主张显 然有失偏激,忽视了音乐对社会和人类所具有的教育、审 美等功能。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在他们的著作(《老 子》和《庄子》) 中,有许多关于音乐的独特主张,追求 一种自然无为的精神上的自由境界,把审美情趣和超功利 的人生态度联系起来。他们主张“大音希声”,意思是真正 美的音乐是“无声”的;追求合乎其“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理想生活的那种“天籁”之声。

参考文献: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田可文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7 年版 [2]《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张文勋著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1988 年版 [3]《中国音乐美学史》蔡仲德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 年版 [4]《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年版 [5]《中国音乐词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 民音乐出版社 1985 年版 [6]《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蔡仲德注译人民音乐 出版社1986 年版 作者: 付家露,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