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孩子,你怎么了——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解答》

2018年度书单(心理类)

2018年,转瞬即逝。

回顾这一年,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与心理出版中心精心打磨“学术理论”“家庭教养”“跨界新知”“情绪智力培养”“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国应用心理学思想史研究丛书”,呈现系列好书。

学术理论

家庭教养《孩子,你怎么了——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解答》

《弗洛伊德主义新论》(三卷本)

车文博 郭本禹 总主编

《弗洛伊德主义新论》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它历史地展现了弗洛伊德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历程,涵盖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所有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并加以科学客观的评述,可以说提供了弗洛伊德主义研究的一幅“全景图”。

全书遵循弗洛伊德主义的内部发展逻辑、外部发展逻辑与整合逻辑进行架构,三卷在内容上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

《理论心理学:历史与反思》

姜永志 著

本书是“心理学新视野丛书”之一,是作者近年按照理论心理学研究逻辑框架完成的一部反映国内理论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著作,全书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理论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书中依次探讨了理论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心理学研究的本质,理论心理学的逻辑起点,理论心理学研究方法论要,传统心理学理论流派的历史贡献,文化视野中的理论心理学研究,中国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取向,中国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多元民族化取向。本书对理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学科范围划定,以及推动理论心理学学科的完善化和系统化均有借鉴意义。

家庭教养

《孩子,你怎么了——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解答》

陈默 著

本书从不同视角重新看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各种心理问题,这种成熟而犀利的视角来自陈默老师多年的经验、专业的训练和丰富的知识。陈默老师曾主持心理问答专栏,阅读了大量的读者来信;做大量的个人咨询,看到孩子和家长的各种烦恼。这使她开始一段全新的历程:知识得到检验,一切死板的、生硬的教条都随着活生生的孩子和活生生的现实而改变,也因此造就了一个真正懂得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咨询师。本书收集了大量读者来信中有共性、具有价值的诸多问题,将之分为七大类——亲子问题、发展问题、情绪问题、情感问题、行为问题、人格问题、创伤问题,并从临床心理学的视角对之进行解答。阅读本书不仅将得到知识和智慧,还能感受到作者的温暖,愿读者都能从中受益。

家庭教养《孩子,你怎么了——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解答》

《家有小学生——给烦恼父母的实用秘籍》

陈默 著

本书针对小学生最常出现的各类具体问题,为父母及老师分析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书中没有理论的堆砌,主要目的是让父母觉得这本书有用。一本书能做到有用就很不简单,这体现了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来自陈默老师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了解,也来自她二十余年的实践生涯。本书内容操作性、针对性、可读性强,语言流畅、感人,极具感染力。

《家有中学生——给青春期孩子父母的实用秘籍》

陈默 著

青春期迅猛的生理变化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这一阶段孩子情绪两极化,内心充满矛盾,烦躁成为情绪的主基调。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父母往往措手不及,难以招架。当父母不肯放开控制权,孩子会与父母频频发生冲突,不断疏远父母。如何沟通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最大难题,陈默老师以沟通为关键词,向父母讲解青春期孩子的各种变化和需求,分析孩子为什么会疏远父母,青春期孩子的同伴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他们的情感世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针对特殊家庭,讲解了不同家庭结构中父母与孩子沟通的不同机制。在迷茫的青春期,如何面对诸多人生重要议题决定了人生走向,陈默老师用开放、温暖的态度讨论青春期孩子面临的诸多选择。她的解答既宽容又睿智,是父母的减压剂,也是缓解青春期家庭矛盾的实用秘籍。

即将出版

《给幼儿父母的十二堂课》(待出版)

《第二个孩子:二孩家庭的过渡与适应》

陈斌斌 著

我国当前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诸多家庭准备或者已经生育第二个孩子。本书系统论述了二孩家庭形成初期父母及其第一个孩子的心理适应和应对策略,为二孩父母以及研究人员提供科学指引。全书分为十章,分别回顾了二孩家庭及多子女家庭研究的历史,阐述了我国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从一孩家庭到二孩家庭过渡的理论,按照二孩家庭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相关主题进行探讨,如父母准备生育第二个孩子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母亲怀孕期间应该做哪些心理准备,起始阶段中的第一个孩子的心理适应,过渡阶段父亲的作用和其他人的支持,等等。

《家庭与儿童早期社会性发展:交互发展理论的视角》

王一集 著

什么是儿童的早期社会性发展?

家庭的成长环境在推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儿童总是被动地接受来自家庭的影响吗?

本书从交互发展理论的视角入手,以发展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和实证研究为依托,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解读。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本书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为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解读儿童早期行为、促进儿童情绪发展的实践指南。

跨界新知

《欣赏型探究:一种建设合作能力的积极方式》

[美]弗兰克·约瑟夫·巴雷特 罗纳德·尤金·弗莱 著

张新平 译

本书是“社会建构论译丛”之一,该译丛是一套反映社会建构论领域最新、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学术著作,涉及社会建构论的理论基础,叙事分析、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社会工作、组织管理、心理咨询等实践领域。本书简明而全面地介绍了欣赏型探究的理念和实践方法。欣赏型探究是与问题解决模式截然不同的一种分析和探究模式,为提升组织成员合作能力、促进组织变革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受思维惯性的影响,我们在推动组织变革的时候往往专注于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但效果不如人意;而欣赏型探究旨在发动所有组织成员,一起分享积极故事,畅想理想的组织状态应用道家管理思想的企业事例,从而形成积极的问题和愿景,并推动组织向这一方向变革。全书结合案例,分十章介绍欣赏型探究的理念、操作流程和关键原则,内容可读性强,富有实践意义,适合管理界以及教育、医疗、公共政策等领域人士使用。

《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

肯尼思·J. 格根著

杨莉萍 译

本书是“社会建构论译丛”之一,该译丛是一套反映社会建构论领域最新、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学术著作,涉及社会建构论的理论基础,叙事分析、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社会工作、组织管理、心理咨询等实践领域。本书则是肯尼思•J.格根先生著名的《现实与关系》一书的“升级版”,也是社会建构论领域最新和最具权威性的著作。作者在书中阐释了当前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发展了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激动人心的关系主义的思想与实践,并试图把这种对人类活动的关系主义理解(心理是一种关系的显现)应用于包括家庭治疗、合作课程和组织心理学等日常专业实践之中。作者在书中揭示了关系过程的重要性,以取代人们长期以来对个体和共同体的过度关注。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一切意义皆产生于协调或联合行动;关系并不发生于个体之间,个体的功能产生于关系之中。

《组织公正:理论与应用》

方学梅 著

组织公正感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组织公正感研究人们在组织中的公正感受,其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企事业管理的实践,但国内对该理论的介绍及其在管理实践中应用的研究还比较零散。本书试图对组织公正感理论的内容及其研究成果做系统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其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意义,以及如何在管理实践中运用组织公正感理论。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系统介绍组织公正感,第二部分分析组织公正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后者将是全书的核心部分。本书案例丰富,内容新颖。本书还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及趣味性。本书会介绍组织公正感的前沿成果,同时深入分析该理论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身临其境——那些被VR影响的心灵、身体与社会》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李峙研究组 & 腾讯研究院S-Tech工作室 著

VR作为一种沉浸式、富媒体的信息技术,它对人产生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从底层的认知心理,到教育、医疗等应用层面,最后延伸到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领域。自VR这一概念诞生至今,学界已有从不同角度讨论VR影响的文章发表,这些文章来自不同领域的作者,其中心理学家贡献良多;所讨论的VR形式既有如今的沉浸式VR,也有过往的桌面式VR。本书正是在整理这些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瞭望终将到来的VR世界。

《干预研究:如何开发社会项目》

马克•W.弗雷泽

杰克•M.里奇曼

梅达•J.加林斯基

史蒂文•H.戴 著

安秋玲 译

本书是一部有关如何做干预研究的方法类图书,由七章构成,内容涉及,什么是干预研究,干预研究的五个步骤——步骤一:明确具体问题并开发一种项目理论,步骤二:创建并修订项目资料,步骤三:完善并确认项目成分,步骤四:在不同实践背景和环境中评估效果,步骤五:传播研究结果和项目资料应用道家管理思想的企业事例应用道家管理思想的企业事例,最后分析了干预研究面临的挑战。本书通过具体事例来阐释干预研究的过程,内容可读性强,适合在社会工作领域以及相关的教育、医疗、公共政策等领域的人使用。

《社区心理学原理:观点与应用》

默里•莱文( )

道格拉斯•D. 珀金斯( D. )

戴维•V. 珀金斯(David V. )著

杨莉萍 译

本书是美国著名社区心理学教授默里·莱文,道格拉斯·D. 珀金斯和戴维·V. 珀金斯合作撰写、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一部高质量的社区心理学教科书,现在引进的是2005年出版的第三版。全书由包括社区心理学的起源、理论和应用三大部分,包括导言、13章内容,包括社区心理学概述,生活是一场肥皂剧,社区心理学的起源,社区心理学的概念路线图,生态学类比,环境的五种心理学构念,标签理论,适应、危机、应付与支持,预防,自助小组,变革的问题,学校废除种族隔离,社区发展等。本书是目前美国大学社区心理学课程最常用教材之一。更新和补充后的《社区心理学原理:观点与应用(第三版)》包含了该领域最新的文献、实证研究、问题和实践,以及与这些相关的政策争议。

新版仍保留了第二版的基本架构——对于社区心理健康和社区心理学范围内不同主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整合——但删减了某些晦涩难懂的术语,提高了语言表述的清晰度。它采取生态学的视角,将问题置于当前和历史的语境中,以压力、应对和社会支持模型作为整合性框架,对社区心理健康实践、预防、自助和社区行动进行分析。

《运动心理学》

唐征宇 编著

本书以现代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探讨体育运动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在结构体系上,本书既有对传统教材的继承,又有新的发展。与国内出版的同类教材相比,本书突出了新的技术方法在运动心理学中的应用、运动与人的社会发展,以及女性、青少年和残疾人等专门人群的运动心理。

书中介绍的中外心理学工作者的优秀成果能为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借鉴。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运动心理学课程的教科书,也可作为高等学校体育专业体育心理学、锻炼心理学、体育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的配套材料,还可作为体育科研工作者科研参考书和体育活动爱好者的自学读物。

情绪智力培养

《情绪密码》

倪京凤 李忠 赵静菡 主编

情绪智力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它与社会交往、学业表现、问题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息息相关。本书为杨浦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情绪课程配套使用的教材,基于多年情绪课程实践和经验总结编制而成,针对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学生,围绕该年龄段学生较易产生的六类情绪展开,着力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情绪智力,帮助他们形成积极情绪,挖掘自身潜能,提升幸福感。

《情绪拼图》

倪京凤 李忠 李津 主编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因其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生理、心理的变化,情绪呈现不稳定和两极化的特点,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人际交往、学习焦虑等困扰。本书为杨浦区初中生心理健康情绪课程配套使用的教材,基于多年情绪课程实践和经验总结编制而成,针对初中六至九年级的学生,围绕该年龄段学生较易产生的六类情绪展开,着力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情绪智力,帮助他们形成积极情绪,挖掘自身潜能家庭教养《孩子,你怎么了——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解答》,提升幸福感。

《情绪魔方》

倪京凤 李忠 姚玉清 主编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因其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生理、心理的变化,情绪呈现不稳定和两极化的特点,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人际交往、学习焦虑等困扰。本书为杨浦区高中生心理健康情绪课程配套使用的教材,基于多年情绪课程实践和经验总结编制而成,针对高中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围绕该年龄段学生较易产生的六类情绪展开,着力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帮助他们形成积极情绪,挖掘自身潜能,提升幸福感。

心理咨询与治疗

《电影作品心理分析案例集》

徐光兴 主编

本书对电影作品进行了心理分析,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着重论述电影与心理分析之间的关系,探讨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中运用电影的可能性;第二部分“爱情与人生”,分析了恋爱、婚姻、家庭和人生在电影中的表现,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追求幸福的爱情人生;第三部分“创伤与拯救”,探讨在现代社会,当灾难和危机出现时人们应如何面对,并从心灵的阴影中走出来;第四部分“童年与成长”,关注从儿童到成人的生涯发展,对障碍的克服和健康人格的养成,探讨电影的心理教育作用;第五部分“人格与自我”,是精神分析学理论和技术在电影中的体现,专业性较强,可供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参考。

本书是“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心理案例集系列丛书”之一,书中通过对电影及其刻画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用心理学的“眼睛”审视这些材料,给人类的心理健康解读带来许多新的启迪。语言平实、生动,可读性强,结合影片剧情,深入浅出地阐述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理论内容,可供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关注心理健康、电影心理分析的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阅读。

《企业心理咨询·EAP案例集》

徐光兴 主编

本书是“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心理案例集系列丛书”之一,从心理学视角解说现代企业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压力,讲述如何对企业发展作出评估和临床诊断,并从理论层面梳理员工的心理保健和职业心理咨询;关注企业中发生的职业应激障碍导致的精神创伤和矛盾冲突,从危机管理的一系列经典案例中提炼成功经验;着重为企业中员工的职业生涯、职业规划提供指导和心理援助,针对白领和职场新人的职业倦怠提出预防和矫治的策略。书中案例贴近真实职场,语言生动家庭教养《孩子,你怎么了——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解答》,可读性强,针对具体问题介绍了EAP和心理咨询的技巧,可供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以及关注职业发展困扰的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阅读。

《学校心理咨询优秀案例集》

徐光兴 主编

本书收集了国内外大量经典心理咨询案例,全书内容中西交融、生动具体。全书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危机干预"展示了对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创伤、暴力、自杀、噩梦等心理危机进行紧急干预的现状;第二部分为"成长辅导"揭示了儿童青少年身心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路历程,说明进行发展性、适应性的心理援助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为"障碍矫治"从心理卫生角度出发,展现对儿童自闭症、情绪障碍以及青少年的强迫症和抑郁症等进行矫治的心理学技术和策略。全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读者可以通过对全书的阅读,对各类心理咨询技术与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中外电影名作心理案例集》

徐光兴 主编

在现代社会,电影艺术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无与伦比。一部经典的优秀影片可以影响一个时代的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电影角色可以成为一个民族心目中的偶像。电影既然能够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电影院就可以成为一间放大的心理治疗室,用不同风格和主题的电影治疗我们的内心。本书将电影艺术与心理治疗非常好地结合起来,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概念解释电影的主题与人物形象,阐释该电影产生的背景和情节蕴含的心理学意义。本书分为三部分——亚洲电影篇、欧美电影篇和奥斯卡奖电影篇。入选的影片都是经典隽永、令人回味无穷的优秀电影。读者阅读时既可以从中体会电影的魅力,又可以学到许多心理学知识。对于从事电影艺术创作和评论的专业人士,本书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参考。

《心理评估与诊断》

刘世宏 高湘萍徐欣颖 著

本书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系列丛书”之一,咨询中忽略心理障碍的识别,可能给来访者带来更大的伤害。对来访者进行心理评估与诊断有利于心理咨询师更好地理解来访者,从而更有效地帮助来访者。《心理评估与诊断》一书以生物—心理—社会视角和多元文化观来看待异常行为,关注导致来访者问题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立足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比较三大分类诊断标准,介绍诊断性评估和症状评估的工具;关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常见生活问题的评估工具,特别是针对儿童的临床心理评估工具。

中国应用心理学思想史研究丛书

燕国材(丛书主编)

《中国养生心理学思想史》(“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汪凤炎 著

本书先用两章的篇幅分别探讨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的对象、意义与方法等问题,以及中国养生活动与心理养生思想的诞生及演化轨迹;第三至第六章探讨先秦道家、儒家、杂家、医家的心理养生思想;第七至第十一章系统阐述秦汉至唐代道家、早期道教、儒家、禅宗、医家的心理养生思想;第十二至第十五章系统阐述了五代至明清时期儒家、全真教、医家、养生家的心理养生思想;第十六章阐述中国近现代的心理养生思想;最后一章揭示中国心理养生思想的特色、科学性与价值。中国传统心理养生思想的最大贡献是孕育了一个兼顾生理—心理—自然—社会四因素的整体养生模式。只要加以批判性的吸收、诠释与转换,中国传统的心理养生观、原则和方法对今人进行身心保健和养生延年等活动具有借鉴意义。

即将出版

中国应用心理学思想史研究丛书 中国管理心理学思想史

中国应用心理学思想史研究丛书 中国文艺心理学思想史

中国应用心理学思想史研究丛书 中国教育心理学思想史

编辑 | 谢冬华

制作 | 徐凤娇

家庭教养《孩子,你怎么了——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