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记忆)悬棺人悬棺的核心区域——麻塘坝

(蒙古记忆)悬棺人悬棺的核心区域——麻塘坝

为加深了解,查阅资料东灵易占,研究者多,著述也多,归纳起来说,悬棺其实就是一种墓葬方式,其置棺方式,一为木桩式、二为凿穴式、三为天然洞穴式。安放方式有垒土说、栈道说、垂吊说等多种。从分布情况看,全国范围内,福建武夷山、重庆巫溪、江西龙虎山、云南豆沙关、四川雅安、珙县都有悬棺。主要集中地还是在珙县洛表麻塘坝和曹营苏麻湾两地。参观悬棺,首先要到洛表麻塘坝。该地是僰人悬棺的核心区域。麻塘坝在洛表街市西南三公里,站在点将台高处目测一下,坝东西宽约一公里,南北长约五公里。坝两边有二十多座山崖对峙,壁立千仞,或许是因地壳运动断裂下陷,水流冲击而成,坝中有螃蟹溪自南向北穿流而过。悬棺就分布在绝壁上,绝壁上有桩孔遗迹、红色彩绘岩画、有题诗。岩画有农耕、射猎、舞蹈、杂技和各种图形、动物、武器、植物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形象地再现了僰人时代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内容丰富、形象古朴生动。题诗不是很多,有的风化脱落,有的模糊不清,在邓家岩崖壁上还有几句:“谁家棺木挂悬岩,善良姊妹痛人怀。雪菲芜草山呈孝,风吹松柏哭哀哀。白日花开陈祭礼,夜间星斗照灵台……后面两句已经看不见了。该诗写于清嘉庆丙子年(1816年)间,作者不详,读之使人的悲恸!咨询当地对悬棺有所了解的付兴全,据说整个悬崖现存棺桩棺孔不下万个,悬棺二百八十多具,是世界上悬棺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数量最多的地区,被誉为"世界一绝"。

(蒙古记忆)悬棺人悬棺的核心区域——麻塘坝

点将台上面还有一个大洞,据说是古代僰人存放物资和指挥作战的地方,站在那里,居高临下,对下面一览无余。现在悬棺开发(蒙古记忆)悬棺人悬棺的核心区域——麻塘坝,修建了很通畅的道路,上去很容易,既可俯瞰悬崖下形势、也可观赏对面悬棺梯田、农庄。1988年,僰人悬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少年来,除游客外,也吸引许多研究探索者。千古之谜,迷之难解,吸引专家、爱好者探寻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葬式、神秘的文化、神奇的传说。1935年,美国的传教士、人类学家葛维汉来到珙县考察,写下《川南的白人坟》,第一次向世界介绍洛表悬棺。20世纪40年代至今,一批批的考古学家来到这里,试图破解这个千古之谜,虽然迷津未解,人们却从当地一句 “游倮倮,范苗子,后山何家挂岩子” 的民谚中探寻到了僰人的些须踪迹。当地人说这民谚是说姓游的可能是彝族的后裔,姓范的可能是苗族的后裔,后山姓何的可能是僰人的后裔。为了验证这种推测的真实性东灵易占,有人进行了实地考察走访,查看后山何姓人的族谱,证实了他们的身份与古代僰人有一些联系。为一探究竟,20世纪70年代在众多考古学家、科学家的倡议之下,政府开始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对珙县悬棺的正式发掘。参观纪念馆可以从中了解一些僰人历史。洛表僰人头领主要是哈氏三雄(哈大王、哈二王、哈幺妹)(蒙古记忆)悬棺人悬棺的核心区域——麻塘坝,兴文那边的僰人头领为卜氏。

史料记载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僰人在首领卜漏的带领下,在僰王山聚众造反,被宋军打败,僰王被宋军擒获后招安。僰人兵败僰王山后,在400多年的时间里偃旗息鼓,直到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再次在兴文、珙县两地造反,明王朝派四川总兵刘显、刘挺父子率领十四万官军大举围剿东灵易占,最终在兴文县九丝城将僰人彻底剿灭。经过明朝万历年间那场战争,为了生存,僰人作为一个民族,除战死者外,活下来的人选择隐姓埋名,融入到了其他的民族,僰人从此销声匿迹退出历史舞台,一个民族的消亡历史何其惨烈悲壮!明王朝为了夸耀自己消灭僰人所立的《平蛮碑》至今还伫立在建武城旧址,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血雨腥风的苍凉历史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