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相脸型刻印了人的性格特点、人生走向

【古代面相学】

古语有云:相由心生。也就是说面相脸型刻印了人的性格特点、人生走向,面相脸型刻印了人的性格特点、人生走向。面相学在东方最早记载于《礼记》。而将人类外表和人的个性和本质关联的观念,从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例如,古代面相学家提出,人类额头形成的角度,或是人鼻子的形状,是一个人是否诚实或者有犯罪倾向的重要特征

再如,面相学是皇帝重要的选妃依据,根据面相学选择出来的妃子多是下巴丰满,颧骨有肉的“旺夫相”(如下图,在此心疼古代皇帝10秒~),而所谓下巴尖如锥的“网红脸”往往预示晚年苦贫,不利夫。

面相脸型刻印了人的性格特点、人生走向

图为光绪帝的瑾妃(左)

面相脸型刻印了人的性格特点、人生走向

溥仪的淑妃文绣(右)

面相脸型刻印了人的性格特点、人生走向

人海中匆匆一瞥,似乎有些眼熟?

面相脸型刻印了人的性格特点、人生走向

【人脸特征与疾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涌现,医学面相学开始披上了科学的外衣。

例如,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诊断患腭心面综合征( )患者的方法。腭心面综合征是一种由于 22 号染色体小片段缺失所引发的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面部异常、胸腺发育不全、腭裂、低钙血症以及身材矮小等许多严重问题。研究者对 101 名来自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患者进行研究,将信息特征与人脸识别技术相结合,测试结果显示患者的概率成功率达96.6%。这项技术同样还能诊断出唐氏综合征。

面相脸型刻印了人的性格特点、人生走向

腭心面综合症

进行人脸识别分析

当然,作为严谨的科研爱好者,小黑屋的处理方式是用文献和证据说话。

经过前期文献的检索,我们认为人脸特征跟疾病有关联的理论依据是存在的:人脸特征与先天的基因有关,而这些编码面部特征基因也相应具有调控其他分子通路的功能,可能参与了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把“面部特征-基因表达-疾病发生发展”串起来的机制通路有:

也可参考以下文献(都是基因与面部形态相关的文章):

【人脸特征与心血管疾病】

某些脸部特征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已经明确,虽然只是简单的观察性研究报道。例如,最近因明星猝死引起热烈讨论的冠状沟,英文叫Frank sigh,最早在新英格兰杂志有文章描述。后续的观察性关联分析的文献很多。

有趣的是,居然还有文献对文艺复兴的艺术作品进行古病理学(表示没听说过这个学科,黑人问号脸)分析,对古代历史人物肖像上的耳垂冠状沟进行疾病分析(这种发文章的骚操作让人耳目一新~)

图: of the (Frank's sign): New from art

当然,有关人脸特征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比较全面的当属2014年发表在杂志的文章。研究者分析了各种与年龄相关的人体特征与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MI)和死亡风险的关联。在10885名20岁至93岁之间的人群随访35年后,发现男性秃顶、耳垂冠状沟和黄色瘤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塞的风险增加独立相关。随着年龄相关征象数量的增加耳朵相学分析,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的风险逐渐增加。

面相脸型刻印了人的性格特点、人生走向

与年龄相关的人脸特征

A:发际线后移;

B:秃顶;

C:冠状沟;

D:角膜退行环;

E:黄色瘤;

图:随着年龄相关人脸征象数量的增加,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的风险逐渐增加。

【人脸特征与冠心病诊断】

与冠心病有关的脸部特征其实更多,包括眉毛的分布,毛发的浓密,五官的皱褶等等,都可能起到作用。因此,需要更大范围的脸部自动特征提取与变量筛选,研究这些跟冠心病诊断的关系。

进入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时代,当然是借助技术去获取更加简易低成本的冠心病诊断方式,对后续患者是否行冠脉造影检查的决策有重要提示作用。试想,患者入院后,主管医生拿出手机APP给患者刷个脸,就可以初步显示患冠心病的概率;再根据概率高低安排相应的侵入性或非侵入性检查,这样管病人不要太容易(想想都觉得开心~)

面相脸型刻印了人的性格特点、人生走向

经过方案设计,伦理,知情后(背后无数艰辛,省略无数字)面相脸型刻印了人的性格特点、人生走向,小黑屋的“暗黑”医学面相学研究开始了~

因胸痛入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在同样的光线(导管室内),同一个相机,同一个技术员在多个角度分别获取患者的脸部照片,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和非冠心病。

of the face image

最终收集309个患者1528 脸部照片,对人脸照片进行面部和耳部定位(感谢深圳大学计算机视觉研究所所长沈琳琳教授团队强大的技术支持),提取8个感兴趣区域,进行特征提取,最后用决策树和随机森林模型(很基础的机器学习模型)建模。

研究分析流程图

最终模型的冠心病诊断预测准确度为72.3%(中等偏上的预测水平)

面相脸型刻印了人的性格特点、人生走向

of CHD

论文主要结果以《Face for Heart 》全文被第十二届图像与信号处理耳朵相学分析,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国际学术会议()接收。

全文链接:

- 屋主点评-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耳朵相学分析,临床医生再不学习就要被时代抛弃了。据说国内已经有公园都推出「人脸识别厕纸机」,需要刷脸成功才能获得厕纸,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同一个人反复取纸的问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研究团队前几年建立了“CC—-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智能平台”,研究成果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作为封面文章和精选新闻发表,人工智能程序目前已临床验证超过300名患者诊疗决策,准确率超过90%,已达到眼科专家级医师水平,还开设了全球首个眼科专家级人工智能门诊。

了解小黑屋风格的小伙伴知道,小黑屋对这类“不务正业”型的研究有着不可抗拒的偏执,一旦开始根本停不下来。客观来讲,这个研究其实是人脸识别技术和经典机器学习算法的小打小闹式课题,不敢妄称人工智能项目,自始自终秉承“佛系研究,淡定分析”作风。后续这个课题还有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例如增加样本量,对冠脉病变进一步量化,特殊人群的选定等等。愿意参与的同伴们欢迎后台联系我们。

有道是“人蠢要多读书”,小黑屋的小伙伴们为了多读书多看文献,也是煞费苦心。大抵也是一边看文献一边默念“心有境界行则正,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岁月能早日在脸上刻画出几道智慧的痕迹吧。

点个赞,证明你还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