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圣托里尼”甘川洞文化村的逆袭之路

在韩国釜山市,有这样一个贫困村,战时它张开怀抱缸瓦窑文化艺术村的游乐项目,成为人们的避难所;战后人们却因她长在山坡,地势不便,渐渐搬离,等待小村庄的是衰败、凋零和消亡的命运。

然而,现实并未按照预定的轨迹摧毁这个村子,在经过一系列艺术装点后,村子的客流量与日俱增,最终逆转了毁灭的结局韩国“圣托里尼”甘川洞文化村的逆袭之路,它就是被誉为韩国“圣托里尼”的甘川洞文化村。她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天本文带你一起走进这个村落,看看她的逆袭之路吧!

01

发展背景

甘川洞文化村位于韩国釜山市沙下区,是1950年代太极道信徒和朝鲜战争避难人民共同聚居形成的小村落。1955年朝鲜战争后,釜山在重建过程中把800多户宗教家庭迁至附近山坡指定位置。后来朝鲜战争躲避战乱的难民们又涌入这里,沿着山脚开始建造棚户房,成为釜山代表性的贫民区。

▲图片来源 | 网络

2009年,韩国政府为克服经济危机造成的经济不景气等社会问题,开始推行“村落艺术”项目,以村庄为单位,公共艺术为手段的环境改善,内容涉及游步道、空地、小区入口、山中村落、传统市场、停用的火车站、废弃学校等,遍布全国各个地区。而后五年间,政府共选出艺术村落69处,而釜山甘川洞文化村是69处村落中最为出彩的一个项目。

02

蝶变之路

1.优惠政策支持 多方协作管理

政策支持甘川洞文化村艺术行动属于韩国“村落艺术”计划的一部分,从2009年展开。“村落艺术”由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主办,村落美术项目委员会和地方自治团体共同主持,基金来源于彩票委员会。

协作管理政府主导,以艺术节庆和场地优惠政策,邀请艺术从业者入驻;艺术家领衔,以公告艺术形式改善本地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居民协作,从为艺术家提供场所、物料到自发创造,促进艺术村落成型。由地区政府、居民委员会、艺术家及村民共同管理。

▲图片来源 | 网络

协同发展釜山市沙下区在2103年发布了募集艺术家及艺术团体入驻甘川洞文化村的公告,为艺术家提供工作岗位,为地区持续管理注入新的血液。对于入驻文化村的艺术家,公告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也要参与到当地的节庆活动中;每年至少要举办或参与一次艺术展览;对居民要展开各类教育活动。

2.艺术激活经济 促进乡村发展

艺术赋予地区活力 2009年开展的“梦想中的马丘比丘”是这里首个艺术项目。重在通过艺术作品赋予地区新活力,激起居民乡情和自豪感。以山路为中心,在12个区域内创作设置艺术品,其中4处是当地居民和学生共同参与,作品的材料来自村民捐赠。在项目实施中前期曾遭到居民反对,因他们更需要解决如何改善道路环境、增设停车场、修缮屋顶和卫生间等现实居住环境问题。但项目落成后效果立竿见影,小村落焕然一新,人们积极性提高很多,为后续项目打下了基础。

▲图片来源 | 网络

文旅产业同步迈进2010年开展“美好迷路”的艺术项目建设,对居民提出了更高的参与要求。在实施中选取了6处闲置的房屋进行艺术创作,同时在胡同外墙上进行涂鸦、彩绘、安置箭头、路标;在胡同各处设装置艺术;该项目从初期道路改造延伸到内部空间改造。期间,由社区居民、政府人员、各类艺术家等共同成立“甘川洞文化村运营协会”,作为项目的统筹组织,原始成员11名。基础设施更新,文旅产业同步发展,增强了居民对项目的信心。

对外形象日渐提升2012年发展“幸福翻番”的艺术行动。政府、艺术家、居民协同合作,再次利用艺术化手法选取4处闲置的房屋装饰。在胡同内新增4个与原有作品相协调的艺术作品,具有象征性的雕塑放置于村口,提升了该村的独特性。该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村庄生活环境,改观了对外形象。协会成员也发展到105名。

延伸乡村业态发展2013年发布专案计划,开始高效凝聚村民的共同意愿,将大量空屋改建为工坊、画廊、咖啡书店、餐厅和民宿等,同时将村里的空地和屋顶改建成生态庭院的项目,陆续社区生活环境进一步被改善。

▲图片来源 | 网络

提高独特品牌价值为旅客提供各种旅游指南及休息空间,在村庄入口处增设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地标性雕塑来提高艺术村的品牌价值。这一举措使得村庄的艺术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艺术行动在该地区持续发力,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旅游景点。

3.加强管理发展 村庄居游并进

除了继续为传统文化编织具有创意性的外衣,乡村经营也在为建设更贴近生活的村庄努力。如以宜居为前提对村内的商店限定营业时间、制定外墙设计及涂改规则、并要求连锁店不许进入村内等。通过各方面的经营管理调整,在规范经营的同时又能确保居民生活不被打扰,持续保有并激发居民自发维护村庄形象、积极维系乡邻和谐关系。

03

小结

甘川洞文化村用艺术增强了地方的魅力和地域特性,实现了乡土文化的传承,带动本地旅游产业的兴盛,促进乡村经济的提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果我们的村子缺特色吸引、缺产业发展,是否也可以学习甘川洞文化村的模式来打造呢?在打造这种类型的村落时韩国“圣托里尼”甘川洞文化村的逆袭之路,我们该怎么做呢?

1.传承文化 人才助力

对于乡村文化浓厚,有良好基础的村子,我们首先要挖掘在地的土专家、田秀才、手工艺人等乡土人才,把他们的技艺保护并传承下去,强化文化主题氛围。但同时也需注意,乡土人才可能会受对当前的消费需求不够了解、审美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无法将乡村产业得到发展,那我们就应借助外来力量让乡土文化适应市场消费需求,补齐乡村产业发展短板。

如果我们的乡村文化基础薄弱或缺失,这个时候我们应针对性引入外来人才、专家学者或艺术院校/机构,运用他们的智慧和资源植入一些文化元素,发挥其创新和创意为乡村赋能,通过他们来对接村民缸瓦窑文化艺术村的游乐项目,带动村民们一起参与打造乡村,营造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

2.丰富活动 持续造势

活动造势

要想让乡村的名气持续火热,就得学会造势发展。举办一系列的节庆和主题活动,开创思路、引进新元素,以创意策略为爆点,有节过节,无节造节,组织一月一个小活动,一季一个大活动,造势营销、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短期内迅速传播,快速提升乡村的热度,只有村民人人参与、全民营销,通过常态化的造势营销,项目就可名声鹊起。

持续营销

线上打造线上营销矩阵,进行渠道营销,通过软性广告营销、在线商城、电商、直播带货、社区营销等模式将产销对接,提高乡村知名度,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赚取现金流,以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从而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乡村项目开发上。

线下通过多类型、多主题的乡村活动营销,如认养农业、订单农业、商超对接、配送直销、展会展览、传统乡村民俗节庆等形式打通消费最后一公里,让农产品不愁卖。

综上,对有文化底蕴的村子,要充分挖掘乡土人才,传承好乡土文化,与市场和消费者接轨;对文化基础薄弱的村子,要针对性引进外来人才,通过创新创意,为乡村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要开创思路,通过丰富的活动持续造势和持续营销缸瓦窑文化艺术村的游乐项目,只有这样你的乡村才有知名度,乡村振兴才能搞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