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顺安三月三庙会”的文化特征及传承

铜陵三月三庙会民俗姓名:****号:内容摘要:铜陵“顺安庙会”依托顺安,伴随着铜采冶业相融共生,凝聚着铜陵地区一千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基本形态,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传奇,体现了多彩的文化特征,是铜陵独特的区域文化现象。认真分析其形成的条件和发展脉络,研究其相互联系与作用,对于促进区域科学发展,有着难以替代的价值。研究铜陵“顺安三月三庙会”(以下简称“庙会”),提炼其中的文化元素,不仅是自我认知和民俗文化传承的需要,也对当今发展有重要作用。特征历史原因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是安徽铜陵顺安镇集市贸易的会期,俗称三月三庙会。庙会期内,整个顺安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商贾小贩,农女工匠、市民艺人比肩接踵,项背相望。近有本地乡民,远有江浙、两湖乃至两广的行商,日市夜贸,及经关月不息。过去顺安年年有会,五年一大会,十年一盛会。1.历史发展脉络五代至北宋是铜陵矿冶业的鼎盛期,也是“庙会”的繁荣阶段,表现为把古老的青铜文明通过集市的形式与矿冶经济的紧密结合。南宋以后南陵知县郭蛲在《申免工山坑冶扎子》中提出“即行往罢”,铜陵矿冶经济出现衰落,也直接造成了集市的萧条。但经过“贞观之治”和“王安石变法”,“庙会”因势而兴。

清代以后,顺安周边所产中药材“丹皮”时兴,引得药商纷至沓来。特别是明末清初,“庙会”开始与“上海龙华寺三月三庙会”交流,以崇尚佛事活动为旨的“龙华寺庙会”,逐渐吸收了顺安“庙会”商贸、饮食和娱乐的内容:顺安“庙会”中的“洋货”却又源自“龙华寺庙会”。1938年底顺安陷落,集市主要买卖农副产品和日用百货,文化活动只有玩把戏、唱门歌廖廖几种。民主政府也通过“庙会”购储一些食盐、火柴等亟需物资。日寇汉奸不敢公开骚扰铜陵“顺安三月三庙会”的文化特征及传承,只是赌博、嫖娼、鸦片恶习公开化了。“解放战争时期,“庙会”依然开市,一般有开明士绅两边疏通,强调地方利益第一,双方的生意。新中国成立后,取缔吸毒、赌博、嫖娼,加强市场管理,反对欺行霸市,“庙会”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较大的丰富和提高,物资产品充分上市,民间文艺得到发掘,专业团体尽显风采,科学普及花样翻新。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庙会”规模愈大,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直到一脉相承地扩张升华到“青铜博览会”。2.市场元素构成进入“顺安庙会”市场和参与集市交易的产品名目繁多、涉及生产生活各个领域。这里,不妨通过“顺安庙会”市场元素的分析,来见证铜陵地区社会繁荣程度与别样的民俗风情。“顺安庙会”经贸市场以商品交换的类型大体分为:牛市居首,交易量最大(后面祥述)。

牛市带动了生猪、猪仔、家禽、家畜的兴旺。铁匠铺与铁制农具。前期有一大片打铁炉子,现打现卖,订制、改制都行,也备有一批现货,如犁、钯、耘耙、锄头、镰刀,一般农村集市少见,这与早期经营矿冶铸造传承有关。木竹农具。风扇、水车、禾桶、推车、水桶、扁担、粪桶、粪瓢、木桌木椅、竹床竹席、粗木杆、细竹篙等。农民直接出售的五谷杂粮、竹木柴炭、兽皮山珍、生姜老蒜、大豆花生。种苗,即树苗、花苗、药苗、姜苗、山芋苗,大都是越冬和有一定繁殖技术性的农作物,一般都是些懂行的农民专业户经营。一些特殊行市有:修补类如补锅、补碗、绷筛箩、磨剪子、铲菜刀;;江湖郎中铜陵“顺安三月三庙会”的文化特征及传承,大都是医跌打损伤、腰酸背痛,所谓祖传秘方(单方)和现场推拿,兼卖狗皮膏药。平时这类买卖都是走街串巷、吆喝叫卖,每逢赶集就相对定位;宗教、迷信、婚丧喜事用品以及病残老幼生活小件地摊,规模虽小但品种齐全.小吃市场也不落后,酸甜香辣、口味各异,尤其是顺安麻酥糖、大通酱油干子、太平街烧饼特别走俏,供不应求,有时还很难卖到地道货。“顺安庙会”期间,娱乐活动让人目不暇接,艺术形式呈现多样化、大众化。一是搭台唱戏,主要是“目连戏”,由艺人饰演的称为“大戏”,用木偶表演的叫作“小戏”。

一般演三、五、七天,演三天的居多,多数是“万福堂班”(俗称“黑手”的班子)。其次是“黄梅戏”,年年都唱,大都是“新民剧团”(桂月娥的班子)。以三十六本记为主,如鸟盆记、菜刀记、七仙女下凡等,后来也演新剧如“柳树井”。还有“倒七戏”(庐剧),对江无为县过来的班子,表演休丁香、借罗衣、讨学钱等剧本。再有芜湖或徽州的京剧(徽剧)班子,下江的锡剧也曾经路过。二是歌舞。民间歌舞是文化市场的主角。主要是民间歌舞、龙灯,滚龙和板龙起领头作用,伴有狮子、旱船、蚌精、挑花篮、竹马灯、莲湘和十番锣鼓。表演民歌包括牛歌、门歌、山歌、情歌、劳动号子和民乐演奏。三是曲艺,以外来为主。杂技是“傻子班子”,魔术是南京来的。四是宗教民俗活动。以弘扬佛法的清凉寺、大明寺,香火兴盛,和尚尼姑诵经铜陵民俗龙灯制作,善男信女拜佛,祈福禳灾,求嗣求财,十分虔诚。民俗根植群众,有逛庙会相亲、赶集谈恋爱、新女婿上门、老姑娘回娘家、接亲戚看龙灯、邀朋友赏牡丹等等五花八门。3.“牛市”与“牛歌”“顺安庙会”有个牛集市,历史悠久。顺安成镇之初的一批北方移民擅长相牛羊、医牛病、饲养仔牛和经营牛市。牛市正是由于有了这批外来移民的发起而欣欣向荣起来。“铜陵牛歌”大约兴盛于南宋时期,在顺安周边乡村流传甚广,在沿江江南一带也很有名气。

每至阳春三月,远近买牛卖牛的农民前来赶集。当夕阳西下临近收市的时候,距集市不远名叫“羊湖”的放牛滩上,集聚了数不清的放牛娃和牛群,放牛娃们相约结伴而行,用歌声吆喝呼应,在放牛滩上嬉戏对歌(斗歌)、“见风挂牌”、信口演唱。这时的“羊湖”滩声浪一片,此起彼伏,形成了露天“牛歌大汇演”。演唱的牧童兴高采烈,围观的民众拍手称快,为胜者加油,给输者打气,成为“顺安庙会”的独特景观。新中国成立之初,遵照政府关于发掘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化艺术的指导精神,对牛歌作了选词记谱的初步整理。从1954年至1957年,“铜陵牛歌”先后参加了县、地、省三级民间文艺会演。1956年,铜陵县从顺安物色了一男一女放牛娃,十四岁的江世林和十七岁的吴慕珍,以“铜陵牛歌”的定名获选共同参加安庆地区(时铜陵县及顺安镇隶属安庆地区)民间文艺会演,这是历史上牛歌第一次从放牛滩走上城市舞台。不料一经演出,便赢得一致好评。次年又被安庆地区选送参加“安徽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更是一鸣惊人,著名作曲家时乐蒙称之为“汉民族人民的天才创造”,大会评奖委员会授予节目发掘奖、优秀节目奖、整理奖和演出奖。此后“铜陵牛歌”一直是省、市、县文艺团体的保留节目和许多地方电台,也包括中央台的音乐选播节目。

1959年首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收编《安徽民间音乐(第二辑)》出版。1962年又被上海戏曲学校收编《民间音乐简谱视唱教材》,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5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辞典》设立了“铜陵牛歌”词条,并摘举歌谱作例。2006年“铜陵牛歌”被列为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7月,又成为“安徽省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项目。这颗长期流浪在民间的“顺安庙会”的艺术珍珠,经由发现、发掘,拭去尘埃,竟然光彩夺目,正式步入国家的音乐殿堂.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庙会”是顺着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其中有天然的条件,也交织着人文活动的背景。我们在考察其整体形态、寻访它的成长路径 的时候,可以看出构成 “庙会 ”的诸种要素。 陆相交的自然优势从陆地环境看,由顺安到周边仍一矿冶遗址,直径不过十公里。在顺安镇东南四公 里的新桥河畔很早以前就有人砌炉炼铜,称 ”。若干年后,“炉铺”竟然绵 公里的“长龙 ”的形成既表明此处有矿可采,更得益于顺安周边的水系。发源于铜陵境内海拔最高的天门山北麓、穿越铜陵全境的顺安河,上游连接它的支流新 桥河畔许多矿冶 点,下游直通荻港、长江,“水口”就在顺安 ,水陆交通为周边矿冶业的 发展提供了天然条件。

)铜采冶的历史依存铜陵 自西周以来一直都是重要的铜采冶基地。“南陵„„利 国山有铜,凤凰山有 乎其中”。“山上有姜,其下育 ”。铜陵成片古矿遗址正是 中国 南铜矿遗址带”中时间跨度最长、产铜 数量最多的遗址之一。仅顺安东南几处的炼渣遗存数以百万吨计,若按铜与渣 例的专家估算,则可达粗铜十万吨以上。历史上铜陵的矿冶业一直是官办、民营并存 办的在铜官山至贵池方向铜陵民俗龙灯制作,产品主要是铸钱和制造兵器;民营的则多在顺安周边这一带,主要是出售粗铜和铸制生产 、生活用具。大规模 、大范围铜 的采冶铸和经营销售,需要源 源不断的劳动力和铁钎、坑木、燃料以及衣食住行,这只能依赖于相对集中的交易市场。显 而易见,铜的天然资源和铜采冶铸的历史 )“临津驿”的重要依托唐代沿江江南从南京到九江只有一条称之为 “南浔古道”。最初上游只有池州驿, 下游只有芜湖驿 。之所以置驿顺安,主要是:古镇有基础。沿江江南较具规模的集镇不 多,顺安古镇至唐已有二百多年,且是县治所在地;交通方便。顺安镇地处南 江)古道中段,沿江江南通衢,且有顺安河上连接周边山区,下通荻港长江,顺安镇处在长江“水口”,水陆交通条件得天独厚;矿冶业兴旺。

唐初顺安周边铜采冶业正僮兴旺发达。 “临津驿”的设立,不仅确立了顺安在沿江中段的交通枢纽地位,牵动了人员往来、物 )千年古镇的人文承接 东晋年问,山西回民定居顺安对于当时矿冶工程的发展和集市的发育不仅是一个人 力推动,也是一个文化融合过程。现在的顺安镇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丰 富的市场,显示 出繁荣的现代气息。与此不同的溪溪街,两边马头墙,现存青石板路面纵横两百米,它的古 朴与时下建筑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新顺安河直下长江 ,但穿过溪溪街 新镇区到过境大道,仿佛听到千百年来顺安前进的脚步声,表明深厚的文脉积累。流传顺安的民间故事甚多,其中在大雪封门的冬天按时为朝庭报信救了当地不少人命的 传说,不仅表明顺安地位的重要,也揭示出不同凡响的特色饮食。顺安 民俗历史悠久,传 统节日、喜庆礼仪、童歌民谣、美术工艺 ,不胜枚举铜陵民俗龙灯制作,而当时最为风行的与 “庙会”直接 攸关的“踏青”习俗最为受众。江南的顺安,阡陌纵横,莺飞草长 。阳春三月,艳艳花千 树,青青柳数行,自然不仅是古人,也是今人郊外休闲的理想之地了 、文化特征中国民间无 论是北京古老的 “天桥庙会 ”还是现代 各地 自然、经济与文化的相互融合的产物,顺安“庙会 ”当然不例外 ,其绵延不绝相对稳 的文化形态种种,大体有四个方面。

一青铜文化 铜陵采冶铜的工艺技术和铜制品以及这些工艺器具的使用、推广 无疑是青铜文化晟直接、最具体的历史见证。“商周青铜文化延续一千多年,它的物质基础就是采铜炼铜 ,没有铜又哪来这么灿烂的青铜文化 中国的青铜时代,则以大量 使用 青铜生产工具、兵器和大量使用青铜礼器为特征”。顺安周边铜采冶遗址属于中国 江南铜矿冶遗址带”的重要 部分 以东春秋时代 牛洞采矿遗址”,竖井、 、斜井复杂工艺流程俱有。在顺安周边二十多个铜采、冶、铸各类遗址表明,这一带 曾经铸制过大量的铜制生产、生活用品。l 年顺安等地先后出土的各类酒鼎,是青铜器中的国宝或青铜文化的代表作之一。这些青铜器具曾经是沿江江南乃至更广大地区社会文 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识,证明铜陵地区不仅是我国青铜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曾经是 “庙会” 重要的交易品种。先有矿冶而后有 “庙会”再有铜陵,它与青铜文化相拥相伴,沿着青铜 文化的历史长河顺流而下。 二地域文化 由于顺安地处要冲,又是定陵、义安县治所在地,加上临津驿的设 立,有利于四邻地域文化的交流。首先是长江上游的荆楚文化顺流而下,代表节目是湖北和 江西的民间小调和形成于湖北黄梅、安徽安庆一带的 “黄梅调”。

其次是下游襟江带湖的 吴越文化,代表节目是大鼓评书、民歌小调 ,如苏州 民歌 “茉莉花 ”。三是山水相连的徽州文化“徽剧 ”、“目连戏 ”,另文房 四宝、纸笔墨砚 对丰富和繁荣 “庙会”的汉儒文化影响不小。四是隔江相望的江北文化,主要 是无为县的 三本土民俗文化周边村庄或姓氏宗族操办的 “竹马灯”,是流行于顺安、钟 鸣镇牡东村一带的民间娱乐活动,它起源于明末清初并流传至今前后近三百年 。“竹马灯 民间乐器、道具和“三国”时代服饰为~体,以布阵、穿花、跑马表演形式,载歌载舞 奏乐,充分表达民众的生活情趣 、社会风貌和憎爱分明的理念向往 。在近代 ,“竹马灯 以艺术的形式曾经为抗日战争作出过积极贡献,并显示着民间艺术的生命力。 还有如龙灯、 狮子、旱船、蚌精、挑花篮 、门歌、拉洋片、耍猴子等等建国后,又不断推出如腰鼓秧歌、 漫画歌曲、戏剧电影、图书报刊具有革命色彩的现代文化艺术形式 “庙会”文化价值不能深藏闺阁,更不能遗弃在当代人的手中让文化走向前台,正是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和文化的现实价值所在。“庙会 ”从遥远的过去一路走来, 至今还没有看到停下脚步的迹象。我们有幸见证顺安 “庙会”的迎来过往,有责任呵护, 有必要摸清它的内在联系、研究它的繁荣规律,汲取精髓,传承其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i]w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M]. [2]《皖江地区历史文化研究》[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3]《铜陵县志》[M].[4]华觉明《中国青铜器》[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5]《中国古铜都铜陵(矿冶专辑)》[M]铜陵市政协文史委员会. [6]《新唐书》《全唐文》《宋史 》《王文公文集》《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