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以及个性建设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文脉渗透——攀枝花地区新农村建筑规划与设计的思考邓忠1 邹勇2 (1.攀枝花学院 四川攀枝花四川成都 );2.成都工业学院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攀枝花市地域文化的研究入手,深入探讨 断完善发展自身。曾经的“不毛之地”,历经六十载如今已成长 和分析攀枝花市新农村建筑的地域文化表达和体现手法,以期达到准 为长江上游一颗璀璨的明珠。 确的捕捉城市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以及个性建设。(3)民族文化关键词:地域文化;攀枝花市;新农村建筑攀枝花境内共有4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市人口的87%,41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彝族占9%,境内民族风情浓郁,中国历一、关于地域文化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格萨拉彝寨等更是引人入胜。地域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狭义的地域文化主要迤沙拉村位于四川I与云南的交界之处,地处金沙江的西岸。 是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 2005年11月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享有“天下彝 和:而广义的地域文化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家第一寨”的美誉。彝语“格萨拉”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 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

即中华大地特定 丽天堂”,地处攀枝花盐边县与四川I省凉山州盐源县、云南省丽 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攀枝花的民风民俗,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江市华坪县的交界处。这里群山高耸入云,居住着热情、纯朴、1.攀枝花地区的地域文化善良的彝族人民,原始的自然风貌远离都市的喧嚣,从未受到人四川I省攀枝花市位于中国西南JII滇交界处,地处攀西裂谷为的破坏,古朴的民俗民风一直延续而流传至今,绵延的草原和 中南段。攀枝花市作为中国唯一一个以花的名字而命名的城市, 原始森林与深蓝的天空连成一线。万亩杜鹃花开的时节,这里就 是四川I省攀西地区的最大城市,全市总面积约为7440平方公里。是花的海洋,衣着艳丽的彝族阿咪子在花众中翩翩起舞,放声高 从三线建设拉开了建设攀枝花的序幕,经过40余年的开发建设, 歌,是人与自然完美地融合。 具备了资源开发型城市、工业城市、移民城市以及山地城市典型(4)大笮文化 的特点。特殊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据有关学者考证:在铁器还没有成为主要的金属用品前,生 其特殊的地域文化。这里既有壮丽山河奇景,又有亚热带旖旎风 活在笮山若水的盐边先民们率先学会用竹编桥,谓之“笮桥”, 光;既有现代人创造的伟业,又有遗存古朴风貌的理想的旅游胜 善于编造笮桥的人谓之“笮人”,历史上的盐边曾被汉武帝置为 地。

大笮县,大笮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1)历史文化个多民族和谐聚居的地方,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由于自然地理攀枝花地区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据考古发现,这里是人 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古时非常繁荣。大笮人民乐山乐水,能歌 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尤其是攀西裂谷地区,不仅是人类活动最 善舞,崇尚“原始”“原性”“原生”的“三原”之风,久而久 早的一个区域,同时也是原始人群南北迁徙以及东西交往的一个 之攀枝花的民风民俗,就形成了现在独具特色的“大笮文化”。大笮文化也成为了 重要通道。关于这里的文化活动,最早出现文字记载的包括《山 攀枝花人为之寻觅,为之而追溯的文化之根,文化之源。 海经.海内经》中有关黄帝长子昌意降居若水,并生帝颛顼的神话(5)阳光文化 以及《尚书·周书·牧誓》中关于居住在这一带地方的鬃、微、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岛状”立体气候,使攀枝花成了一座得 濮人参加武王伐纣的传说。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为这座城市注入 天独厚的“热岛”,该区南亚热带气候特征明显,日照充沛,在 了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个阳光特别眷恋的地方,年日照时数达2700多小时,高于海南(2)移民文化三亚;单位面积太阳辐射量在国内仅次于拉萨,且这里常年平均20世纪60年代,几十万建设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于攀气温20.3℃,无霜期300天以上,远胜于“日光城”拉萨。

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以及个性建设

阳光 枝花,拉开了建设攀枝花的序幕。现如今,这原本只有“7户人 充足,冬季无风,干燥清爽,成为了“全国著名的阳光度假康养 家1棵树”的荒坡建成了现代化的钢城,享有“中国钒钛之都” 旅游目的地”。是过冬“候鸟族群”的理想胜地。 的美誉。同时也使得攀枝花地区人口的构成,具有其独有的特(6)钢城文化 征,大部分为三线的建设者及其子孙后代、和移民新生代构成。攀钢始建于1965年,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攀枝花已发 成就了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展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移民城市具备极强的包容性:不同习俗、不同语言、不同 其中:伴生钛保有储量4.25亿吨,占全国的93%,居世界第一; 民族、不同省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里和谐共鸣,融洽相 伴生钒保有储量1038万吨,占全国的63%,居全国第一、世界第 处。三。成为西部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世界著名的“钒钛之都”。移民城市同时具备了文化的多元性:汲取外来文化精华,不2.攀枝花地区建筑文化艺术在这里表现为一种人需要沉思的对象,艺术家把所有的 2.顾恺之画云台山记[M】.见《历代名画记》卷五. 自身精神行为的过程都转化在毛笔、墨色以及线的痕迹中。

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以及个性建设

艺术 3.宗炳.画山水序【M】.见《历代名画记》卷六. 行为就是思考的行为、体验的行为。山水画被艺术家创作,就是 4.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42 在完成艺术家享受心灵自由的时刻,山水画艺术的形式精神正体 现在这一过程中。作者简介:袁小琰(1979——)讲师.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 注释:向:装潢设计。 1.张光直青铜时代[M】.北京:生活·新知‘三联出版社,1990.288 万方数据 大众文艺·美术与设计·攀枝花城市建筑主要以多层、高层及小高层为主,形成以攀枝花市是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新农村建设中首先 炳草岗商业区、攀枝花学院文化区、仁和住宅区的区域化中心焦 保持原有的风貌和特色,其次在新建过程中应将地域文化渗透到 点模式的态势,建筑多以现代、时尚为特征。格萨拉、迤沙拉原 建筑的建制、形式与格局中。因此在新农村规划设计中,应运筹 有建筑及村落较有特色,很据民族风范,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城 微末,充分结合该地区地域特色,打造自身名片。这才是新农村 市郊区化的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筑在 建设的发展方向,核心所在。

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以及个性建设

三区两县中逐步被取缔,尤其是具有影响力的彝族文化与傈僳文2.保持地域文化、注重文脉传承 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建筑的选址、群体组合、建筑个体造型与色地域文化是地方特色的文化,是融化在每个人血液中的乡 彩设计多千篇一律,极具缺乏本土特色。如在攀枝花市新农村公 情、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每个国家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民 共建筑一村民文化活动室建设中所见一斑:目前攀枝花市有352族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每个区域有自己的地域文化。攀枝花市在 个村文化活动室,每个活动室建筑面积都在170平方米以上,室 新农村建筑打造中,第一应充分尊重地域文化的物理性。为适应 外活动场地在1000平方米以上。但就建筑本身而言,建筑体制较不同区域的物理环境,需应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学。格萨拉高山地 单一,建筑形式非常模式化,建筑文化内涵匮乏。区需保暖,仁和平地光辐射强烈的地方需遮阳,多地震地区特别二、新农村建筑规划设计的误区要注意防震等。即新农村建设需考虑气候的特殊性与差异性,从1.规划“随意”而会产生了不同特色的建筑文化。第二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俗语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 设材料地域性的影响。建筑用材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所占 废”。

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以及个性建设

有的地方,新农村建设“你栽你的花,我种我的果”,无 造价比重甚大,因此必须就地取材,就近采集和生产,并最大限 计划,无规划,走一步,算一步,急功近利,鼠目寸光,上面的 度地发挥材料力学的、美学的特长。格萨拉能产石,这些都是建 “枪”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随遇而安严重,整体意识不强。 筑设计在建筑材料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基于上述两点我们在在 有的地方,不切实际,搞超前规划,造成建设有始无终,半途而 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对建设设计的影响。 废,土地资源浪费,农民负债累累。即要尊重攀枝花三区两县所处的的地理环境,使建筑成为环境形因而,在新农村建筑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攀枝花的民风民俗,根 成天人合一的效果。还要灵活地运用本土材料,使建筑风格能够 据实际情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要用全 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同时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也得以充分的 局的、战略的眼光看问题,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 释放与发扬。 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尤3.保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其是村落与建筑的选址应根据攀枝花山地城市的地形地貌,打造可持续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因地制 成错落有致,极具立体感的村落建筑风貌。

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2.建设“跟风”因地制宜——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不联系自身的实际,不分析自身的优劣势,不考虑自身的经 展、生活习俗等情况干差万别,东、中、西部地区有差别,同一 济实力,不分轻重缓急,快字当头,蛮干冒进,盲目跟风,“姐 个地区也有较大差别,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需要因地制宜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以及个性建设,不断 姐做鞋,妹妹剪样”,别人建房我建房,别人改厕我改厕,别人 创新和完善。 修路我修路,浅显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只是一种“复制”,只是量力而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新农 “遵章办事”,将新农村建设认识简单化、浅表化,从而“一窝 村建设只能立足已有的基础,解决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紧迫问 蜂”跟进。从而丧失了该区域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使设计 题。 显得苍白无力,千篇一律。突出特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要把是否能尽量保地域性文化造就了建筑的灵魂,但目前攀枝花新农村的建 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文化,突出农村特色,作为一项基 筑缺乏个性色彩,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很好地将民族文化融入建 本要求。农村若是失去其特色,只会变成一个个微型城市,若是 设中。

首先应具备建筑形式的民族化、建筑体制的本士化、建筑 失去其文化底蕴继承和发展,这个区域只会变得苍白,从而失去 取材的原生态化等的地域性价值取向,其次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 了发展的生命力。 案。四、结语3.发展“形象工程”近年来,在我国许多有国外事务所或境外建筑师参与的重所谓形象工程,是某些领导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和 大项目中,既有很多成功的尊重我国国情注重保护地域特色的案 利益,不顾群众需要和当地实际,不惜利用手中权力而搞出的劳 例。攀枝花市新农村建筑应是其当代攀枝花市41个少数民族地域 民伤财、浮华无效却有可能为自己和小团体标榜政绩的工程。中符合其人民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特殊的解决方应新农村建筑建设把握住以下几点: (1)在新农村建设实式。直面建筑界的全球化,我们应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保护并发 施过程中,应较好地把握住重点,不能一味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 展攀枝花市的地域文化和建筑特色。我们也可以借鉴华裔建筑师 农房的外观装饰上,以“票子”装“面子”,热衷于外包装,大“贝律铭”苏州博物馆、香港中银大厦的成功经验,对攀枝花市 搞形象工程,“只见新房子,不见新农村”。

(2)一是将“示新农村建筑设计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和保护地域性文化的一种很 范村”“推进村”选择在交通便利,基础较好的地方;:~:是应将 好的探索和尝试。 其推广,深入到山区,让每位民众都享有“示范村”式的环境和 建筑。(3)将原来的“示范点”“小康村”稍加“修饰”,贴参考文献: 上新农村的“标签”,就摇身一变成为了“示范村”。这些都 【11谭广远关于中国地域文化的若干思考U】农村经济攀枝花市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以及个性建设,2007,(1). 是典型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必然会导致“扶而不 【21黄宗清,康诗俊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 起”,“扶强不扶弱”,群众怨声载道。报.2006—01—21.三、攀枝花地区新农村建设地域文化的传承与文脉渗透【3IN至雄.社会转型期的农村文化建设Ⅱ】学术界,2007(3).1.保持地域特色、打造自身名片【4]吴良镛,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 序(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也带来了相当严重的负效应,特别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 各城市、各地区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消失,作者简介: 带之而来的是几乎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夏,千城一面的现象十分严邓忠,性别:男,出生年月:1978.11,学历:硕士,籍贯:四 萤。川遂宁,职称:讲师,工作单位: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 1口6 万方数据